華爾街示警 科技大廠 AI 競賽可能演變成「囚徒困境」
Davidson Kempner資本管理公司投資長Tony Yoseloff表示,科技大廠爲了主宰AI必須展開投資競賽,但投資人卻急於從中獲得回報,可能會讓這些公司陷入類似「囚徒困境」的局面。 路透
美國頂尖避險基金的主管表示,科技大廠爲了主宰人工智慧(AI)而展開的競賽,已演變成一場價格不菲的競爭,這可能使這些公司陷入類似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Business Insider報導,管理資產約370億美元的Davidson Kempner資本管理公司投資長Tony Yoseloff,在上週高盛Podcast節目「Exchanges」上表示:「你必須投資,因爲你的同業都在投資,如果你落後,你將無法得到更強的競爭地位。」但問題是,市場似乎認爲這些投資立即就能獲得回報。
Yoseloff表示,他不認爲AI是一時炒作,而是一種長期性的科技變遷。當初個人電腦從在美國普及到爲職場提升生產力,花了大約十年。網際網路從大衆化到帶來同樣效益,也花了約五、六年。因此,如果歷史不斷重複,那麼今天AI熱潮的經濟效益,也可能要再過幾年纔看得出來。
他說:「因此,我的看法是,到了某個時點,是否會出現對AI的立場搖擺?投資人是否會擔心起這些資本支出究竟是怎麼投資的?」
Yoseloff指出,目前對AI進行的龐大投資,是由一羣全世界財務最健全的公司帶動的,這些公司負擔得起再投資自己的現金流。但公開市場可能沒那麼有耐心。
他說:「如果市場開始對投資AI能得到的假定報酬提出異議,會發生什麼事?市場會對這些報酬有多少耐心?」
他的發言適逢外界對大量投資AI是否會讓股市形成泡沫進行廣泛辯論。包括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在內,一些業界領袖都已對AI的過度狂熱發出示警,儘管他們認同這項科技的顛覆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