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北京稀土戰略如美方翻版「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圖爲中國連雲港,工人正運輸含有稀土元素的土壤準備出口。(圖/路透)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華爾街日報》15日發文指出,北京正以類似華府的方式,將稀土出口管制作爲地緣政治工具,迴應美國長期透過半導體優勢打壓中國科技業的舉措。文章形容,中國的策略幾乎是美方手法的「翻版」,宛如現代版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德國智庫「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分析師雅各布·君特(Jacob Gunter)分析,中美兩國的政策存在三大相似之處。首先,中國商務部最近規定,凡使用中國稀土的產品,只要稀土佔最終價值達0.1%,均需遵守中國法律,此舉與美國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邏輯相近,甚至更具全球管控意味。
其次,北京推出「中國人規則」,禁止未獲政府許可的中國公民參與海外稀土相關業務,與美方禁止「美國人」協助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政策如出一轍。最後,中國新規明確針對全球科技業最核心部分,包括14奈米以下的先進晶片及具軍事用途的AI技術,對應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禁令。
評論認爲,中國此舉意在展示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優勢,並以「對等反擊」的姿態迴應美國。不過,大陸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16日強調,中國的出口管制是基於法律完善體系,並非針對特定國家,民用用途的合規申請仍可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