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大鱷警告:滯脹是美聯儲的致命剋星
本週早些時候,知名經濟學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犀利剖析全球經濟現狀,痛斥散戶與華爾街的短視,並勾勒出一幅美國財政失序的末日圖景。
在黃金股估值問題上,希夫指出市場存在系統性誤判:“散戶幾乎從未對任何資產有過正確判斷。既然他們對黃金的認知偏差已達歷史極值,這反而預示黃金將迎來史詩級牛市。當前金價逆勢攀升的真相是:當散戶拋售黃金時,各國央行正在瘋狂吸籌。但央行只買實物黃金而非白銀或黃金股。華爾街機構在爲黃金股定價時,始終假設未來金價將遠低於現價。他們根本不相信這輪牛市能持續,因此即便金價持續走高,他們仍拒絕增持黃金股。”
談及美國貨幣政策走向,希夫預言美聯儲將很快在滯脹困局中束手無策:“更嚴峻的是,市場尚未意識到美國正在滑向滯脹深淵。實際上滯脹已在美國乃至全球蔓延,這正是鮑威爾宣稱‘美聯儲沒有應對滯脹計劃’的根本原因——他們心知肚明,所有主要銀行在滯脹壓力測試中都難逃崩潰。對美聯儲而言,滯脹就是它的致命剋星,而這恰恰是我們正在經歷的噩夢,且情況只會愈發惡化。”
希夫還揭穿了美聯儲2%通脹目標的荒誕本質:“所謂2%通脹目標根本是美聯儲編織的謊言。他們偷換概念,將‘物價年漲幅2%’包裝成通脹目標。但真正定義通脹的應是貨幣供應增速。設定所謂‘理想物價漲幅’純屬無稽之談。這個數字遊戲始於央行們長期低於目標之時——當通脹率達3-4%時,他們絕口不提2%目標。能維持低報數據的秘訣,全賴政府操縱價格指數。”
對於期貨市場動向,希夫預言白銀將重演本月的黃金交割潮:“我多年警示期貨市場將面臨實物交割危機。當大資金涌入COMEX或倫敦金屬交易所要求交割100盎司金條時,整個體系將因實物短缺而崩盤,引發價格飆升。同樣劇情將在白銀市場重演,持約者將掀起實物交割浪潮。”
在談及比特幣時,希夫將其比作必要的經濟陣痛:
“比特幣崩盤其實是件好事。我並非幸災樂禍——無數受蠱惑的投資者將血本無歸令人痛心。但唯有讓這場資本錯配的龐氏騙局儘早破滅,才能阻止其對全球經濟(尤其是美國經濟)造成更大傷害。加密貨幣產業正在瘋狂吞噬社會資源,這場鬧劇越早收場越好。”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