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天山同語・民族同心” 團隊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暑期專項實踐活動
《AI繪畫課堂》、“石榴籽書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本》……7月至8月,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天山同語・民族同心”團隊攜帶價值8萬餘元物資,遠赴新疆喀什市英吾斯坦鄉阿瓦提艾日克村,連續7年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暑期專項實踐活動。7年來,該團隊立足自身特色優勢,以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爲核心路徑,將志願服務品牌建設與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切實發揮鑄魂育人的功能作用。
阿瓦提艾日克村,是“天山同語・民族同心”團隊的實踐基地之一。在多年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活動過程中,團隊發現當地優質圖書資源相對匱乏,相關科技產品普及程度有限。2024年活動期間,該團隊與阿瓦提艾日克村村委會、英吾斯坦鄉七村小學深入溝通,共同梳理緊缺物資清單。2025年3月至5月,團隊先後爲英吾斯坦鄉阿瓦提艾日克村及七村小學募集價值8萬餘元的優質圖書、教學文具及電子投影設備等教育物資。
活動現場
團隊精準對接地方需求,提供定製化服務。在英吾斯坦鄉人民政府、喀什地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駐村工作隊及阿瓦提艾日克村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多元化形式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爲當地青少年提供前沿科教文衛知識。團隊緊密圍繞“語言相通—文化傳承—民族認同—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目標體系,於日間課堂依託優質圖書資源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組織青少年誦讀《遵義的故事》《長城抗戰》《最美奮鬥者 李保國》等著作,使紅色基因浸潤青少年心靈;通過普通話趣味遊戲、紅色歌曲傳唱、主題繪畫創作及詩詞大會等活動,助力青少年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範表達,築牢文化自信根基,培育愛國情懷。
夜間課堂創新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將靜態繪畫轉化爲動態影像,以科技手段實現兒童畫作的動畫呈現,開啓教育與動畫融合的創新實踐,有效激發青少年科學探索熱情;同步搭建露天影院,展映影視文化作品。系列舉措顯著增強青少年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獲得基層政府與羣衆高度評價。
長期以來,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持續探索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深度融入高校實踐育人體系。8月初,學校先後收到阿瓦提艾日克村村委會、英吾斯坦鄉七村小學的感謝信,對學校的無私奉獻表示誠摯感謝。信中提到,活動是“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溫暖寫照,這份跨越千里的愛心不僅爲“文化潤疆”工程注入了蓬勃活力,更在邊疆孩子們心中播撒下了愛國、團結、感恩的種子,有效激勵他們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王成 葉博南)
作者:王成 葉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