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連續5年發佈綠色低碳生活指數

張志煒

98.2分!7月18日,湖州市發佈2025年綠色低碳生活指數,較上一年增加1.6分,分數首次跨越了生活方式廣泛綠色轉型的閾值(98分),這代表湖州百姓正將綠色低碳理念浸潤到衣食住行遊用等方方面面。

自2021年創新制定全國首個綠色低碳生活指數以來,湖州市已連續5年發佈綠色低碳生活指數報告。指數從最初的86.8到今年的98.2,這源自全市百姓向“綠”而行的生動實踐,更是個人自律與政府有爲匯聚起來的強大合力。

據瞭解,綠色低碳生活指數評價體系分爲客觀指標、問卷調查和應用數據三部分,按綠色居住、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服務、綠色素養五大類進行測評,細分爲12個二級指標、40個三級指標,指標每年根據完成度更新。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綠色低碳生活指數測算主觀問卷增設了一道開放性問題,衆多市民分享了自己的日常好習慣。

今年湖州綠色低碳生活指數首次跨越98分,跨越的背後是哪些方面比往年做得更好?記者從發佈現場獲悉,在綠色生活方面,今年的問卷調查中,有95.68%的市民表示很樂意參與垃圾分類,98.5%的市民表示有“隨手關燈”等好習慣。在綠色出行方面,湖州2024年創新推出“動態公交”,手機下單隨叫隨到,精準匹配百姓需求,讓區域內居民公交出行分擔率從18%大幅提升至26%。在綠色消費方面,2024年全市星級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覆蓋率已達到100%,研發了2000餘種竹產品推動“以竹代塑”……

“86.8分,90.3分,94.2分,96.6分,98.2分,指數逐年提升是生態道德、綠色素養長期培育的結果。”相關負責人表示,連續5年發佈的綠色低碳生活指數報告,一端連着治理目標,一端連着百姓日常生活,成爲從生活側觀察湖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個重要窗口。指數的價值,不僅在於用數值量化轉型成效,更在於爲全國提供了生活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湖州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