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陳其邁南星新機場主張 邱議瑩:列爲參選政見全力爭取
▲邱議瑩出席高雄小港機場新航廈停車場動土典禮時,力挺市長陳其邁的「南星計劃區」新機場規畫案。(圖/翻攝自Facebook/登真-邱議瑩)
政治中心/臺北報導
高雄市長陳其邁7日在市政總質詢中重申,可在「南星計劃區」設立24小時營運、雙跑道的國際新機場,以因應高雄長遠的航空運輸需求。有意角逐下屆高雄市長的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今天表態支持陳其邁的構想,並透露將會把新機場列爲自己參選的重大政見之一,承諾全力推動相關規劃。
邱議瑩指出,自陳其邁去年提出南星新機場構想後,她即率先將此理念納入參選市長的政見規劃。她表示,目前小港機場雖正進行新航廈工程,但根據交通部的預估及高雄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僅靠小港機場升級不足以滿足需求,建設一座24小時營運、雙跑道的新機場,是高雄及南臺灣航空產業的長遠策略。
此外,邱議瑩進一步說明,若能結合最先進技術,在南星計劃區推動新機場,將大幅提升高雄的空運量能,不僅能節省「南貨北送」的時間成本,還能解決小港、前鎮地區因機場影響的垂直空間限制,拓展地方立體發展潛能。她認爲,此計劃若搭配捷運紅線延伸至林園、大寮等地,將形成高雄南方新都心,與高鐵科技之心、高雄車站大都更計劃相輔相成,構築城市發展的鑽石軸線。
邱議瑩強調,未來會持續協調市府與交通部,推動南星新機場計劃的進展,讓高雄在航空運輸與城市發展上持續領先,爲市民帶來更多機會與便利。
陳其邁今天在議會答詢時指出,桃園機場腹地已接近飽和,爲分散風險與因應產業佈局,南部有必要設置一座全天候運作的國際機場,尤其南部近年變化很快,高雄有5個半導體廠,還有設備材料供應鏈廠商,未來1奈米廠也可能設在南部,所以現在正是規劃高雄24小時起降大型國際機場的最適當時機,而高雄南星計劃區,正是新機場最佳選擇,未來預計可透過填海造陸取得約1000公頃腹地,還可避免噪音問題,符合空域整體考量,再搭配捷運路網的建設,是具潛力的選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