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難易喘 醫示警:恐冠狀動脈疾病
一名70多歲務農長者出現呼吸困難,易喘及虛弱無力等症狀,原本以爲是自然老化和新冠肺炎後遺症,然而症狀日益嚴重,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心律不整。(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內科醫療副院長劉俊廷建議,當呼吸困難伴隨其他呼吸道症狀,先看胸腔內科門診評估。(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70歲務農長者呼吸困難求診發現冠狀動脈疾病,治療後能走11公里健行步道。(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一名70多歲務農長者出現呼吸困難,易喘及虛弱無力等症狀,原本以爲是自然老化和新冠肺炎後遺症,然而症狀日益嚴重,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心律不整,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內科醫療副院長劉俊廷,經詳細評估,除了心房顫動心律不整,進一步發現他有冠狀動脈疾病,經接受心導管檢查及治療後,症狀和體力明顯改善,甚至還能完成來回11公里的步道健行。
劉俊廷指出,患者接受一系列檢查,包括心臟超音波、24小時心電圖、及鉈-201核子醫學心肌灌流掃描檢查等,除了慢性心房顫動之外,發現有明顯心肌缺氧,研判可能爲冠狀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導致。爲了確定病因,因此建議患者接受心導管檢查及治療。
心導管雖然是一種侵入性檢查,但有其必要性,而且只需在手腕部或虎口處局部麻醉,約20分鐘左右的檢查時間。劉俊廷解釋,這位病患的冠狀動脈左前降枝主幹與分支處有明顯阻塞,70-80%管徑狹窄,當下立即進行治療,成功放置兩支塗藥支架,恢復順暢血流,醫療團隊也透過藥物治療控制心律不整與三高問題。
劉俊廷強調,當出現呼吸困難及疲累無力等症狀,必須評估是否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肺疾、貧血等問題。動脈硬化造成的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會引起心肌缺血,導致狹心症及心絞痛症狀。
但有些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往往沒有胸悶或心絞痛,而是出現呼吸困難、疲累虛弱、盜汗無力等症狀。劉俊廷解釋,像這位老農,雖然不煙不酒,作息正常,經常勞動,但遺傳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因此引發了心血管疾病。他往後三高的控制,是否達標至關重要,積極的藥物治療,可以減少未來心臟病復發,腦中風,心衰竭,腎衰竭、甚至死亡風險。
劉俊廷建議,當呼吸困難發生,如果伴隨其他呼吸道症狀,例如咳嗽、咳痰或哮喘時,建議先看胸腔內科門診評估,尤其是有吸菸或氣喘病史的人。但如果呼吸困難是發生在費力活動、緊張焦慮、生氣動怒時,考慮看看心臟科門診評估,特別是當合並有胸悶、心悸、水腫、腹脹等症狀,應高度懷疑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臟衰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