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中元祭「肉山」縮水 4000桌供品誠意不減

今年豬價高,虎尾中元普度的肉山規模也較往年小。(周麗蘭攝)

國內中元節最具代表之一的虎尾中元文化祭普度盛會今(6日)下午開香,鎮上共有8大普度區,超過4000桌供品一字排開,場面壯觀,以往「肉山」一字排開,今年全年豬隻欠缺,「肉山」規模小很多,但熱鬧氛圍絲毫不減,雲林縣文資委員會也首度派員到場訪查,評估是否具備登錄爲無形文化資產的價值。

虎尾中元普度早年爲「街仔普」、「巷仔普」祭典,逐漸發展成全鎮共同參與的重要文化活動。自1999年起,虎尾鎮公所升級爲「虎尾中元文化祭」,凝聚鎮民共同普度好兄弟的向心力。

傳統上,虎尾中元普度東區有炮城、火舞表演;西區有紅龜、粿、糉壓桌,祀宴大賞、民俗技藝展;中區擺平安米、造型毛巾、舉辦晚會表演;南區以雞鴨「肉山」與技藝展爲主;北區有冰雕、捏麪人、真人藝閣車遊行;德興宮有擺福宴、豬羊肉山等,展現傳統祭典的風貌。

有民衆以模型傢俱爲供品。(周麗蘭攝)

8大區供品今年普遍迴歸傳統的飲食。(周麗蘭攝)

今天是農曆7月15日中元節,虎尾鎮從下午三點起陸續開香祭拜,各區依循古禮進行,有的還隆重禮聘道士主持科儀。(周麗蘭攝)

酬神的歌仔戲在虎尾糖廠一處路口開演。(周麗蘭攝)

今(6日)是農曆7月15日中元節,虎尾鎮從下午三點起陸續開香祭拜,各區依循古禮進行,有的還隆重禮聘道士主持科儀,鎮上洋溢着肅穆又歡樂的氛圍。除了傳統供品桌,周邊馬路也封街變成美食街。

8大區供品今年普遍迴歸傳統的飲食,但企業與民衆依舊發揮創意,有的準備精緻餐宴,有的則擺出模型傢俱、寵物食品。雖然受高豬價影響,「肉山」規模不如以往壯觀,但誠意不減。

虎尾鎮公所今年積極爭取將「虎尾中元文化祭」登錄爲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文資審議委員晚間首次親自前往訪視,委員林茂賢指出,審查重點包括祭典是否由民衆自發舉辦、是否保留傳統科儀,以及是否具備特殊性與代表性等,將作爲登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