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田:花田裡開“新春第一會” 農技專家“把脈開方”促豐收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廖總,針對現階段的情況,可採用菌核淨、咪鮮胺、腐黴利等常規殺菌劑與水溶性硼肥混合溶解後噴施,這樣的話能促進油菜壯籽增產。”2月21日,在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石羊鎮清水灣村的“稻稻油”示範基地,郴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爲油菜種植戶答疑解惑,爲油菜豐產“把脈開方”。
走進這片農業科技人員“揭榜掛帥”領辦的“稻稻油”示範片,彷彿置身於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風拂過,油菜花隨風搖曳,涌起層層金色的波浪,濃郁的花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
郴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農技人員來到石羊鎮種植戶廖柏湖的油菜地認真地查看油菜長勢情況,提醒種植戶要根據土壤肥力和油菜長勢合理追肥,並注意防範倒春寒對油菜的影響等,做好相對應管理工作,爲農戶提供精準、有效的技術指導,真正將防與治結合,確保油菜花蕾薹期正常生長,爲油菜穩產高產打下良好基礎。
“儘管受到了去年下半年長期乾旱的不利影響,但通過我們的指導和農戶的配合,從現在的長勢來看,只要管護到位,油菜畝產達到驗收目標應該是問題不大,我們也很有信心實現雙季水稻畝產900公斤、油菜130公斤以上的‘稻稻油’目標。”郴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朱智勇介紹說,當前正是油菜開花關鍵時刻,主要開展油菜“一促四防”,即促進油菜中後期生長,防華而不實、防菌核病、防高溫逼熱、防早衰。
“稻稻油”即在一年內種植雙季稻和一季油菜的三茬作物輪作種植模式。據瞭解,郴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農業科技人員“揭榜掛帥”領辦的這片“稻稻油”示範片面積達1050畝,涵蓋新田縣石羊鎮清水灣村、張家灣村,去年經過實地測產,雙季稻畝產實現了超過目標產量900公斤118.2公斤,達到1018.2公斤。
據瞭解,爲促進油菜生長,春節過後,新田縣積極開展糧油作物農技培訓,專業農技人員不定期深入到田間地頭,瞭解油菜長勢、油菜病蟲害防治情況等,併爲種植戶講解田間管護知識,指導種植戶加強油菜田間管理。
近年來,新田縣不斷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實施,支持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組織開展土地流轉或季節租賃等舉措促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盤活冬季閒置農田,大力推廣“稻稻油”水旱輪作等生產模式,實現一地多產、一地多收,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蔣軍君 陳欣 李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