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獴開放有條件飼養 農業部:業者買賣需申請、飼主要登記
▲農業部今天召開寵物分類分級會議,狐獴、蟒蛇類等動物開放有條件飼養。(圖/苗栗縣動物保護防疫所提供)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農業部今(3日)召開寵物分類分級(有條件飼養)管理原則研商會議,會中提出概略性管理模式共識,包括狐獴、鱷龜、凱門鱷及蟒蛇類等動物,納入特定寵物管理範疇,未來業者繁殖或買賣這些物種,須依據特定寵物管理辦法提出申請,飼主飼養時必須進行登記,地方政府則進行不定期查覈與評鑑,確保飼養業者整體狀況符合動物福利。
農業部動保司今天邀請動保團體、飼主代表、業者、學者專家以及縣市政府動物保護單位,召開寵物分類分級(有條件飼養)管理原則研商會議,針對未來飼養業者要如何管理狐獴、鱷龜、凱門鱷及蟒蛇類等動物進行討論,未來會納入特定寵物的管理範疇。
農業部動保司副司長陳中興表示,今天會議主要提出一般概略性管理模式,同時徵詢專家、業者及飼主代表的意見與建議,針對上述特定物種,將納入特定寵物管理範疇,未來飼主飼養時必須進行登記,包括要具備相關飼養條件,在飼養較特殊物種時,應有一些門檻,也禁止自行繁殖,確保繁殖業及一般寵物均能依循正規標準管理方式,還會配合地方政府的不定期查覈與評鑑,確保飼養業者整體狀況符合動物福利。
考量到特殊物種在移動或就醫時需要外出,陳中興指出,未來須採取必要防護措施,與會專家學者和業者認爲,光是使用金屬籠攜帶的方式可能不夠便捷,但認同動物若要外出,必須採取一定防護措施。後續將針對防護措施、特定寵物業管理規範及飼主管理條件等議題,再召開針對個別物種細部會議。
針對動保團體反對將狐獴納入灰名單,陳中興表示,國內已有部分狐獴數量,若納入禁養,將與現在飼養狀況會有些違背。未來動保司藉着把它納入特定寵物業,或飼主必須具備特殊條件才能飼養方式進行管理,這樣既有飼養狐獴飼主或繁殖業者可以導正設施或空間,讓其更符合動物福利的規範,更好保障狐獴動物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