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企業競逐AI熱土 誰在佔得先機?

財聯社4月12日訊(記者 鄭炳巽) 前景廣闊的互聯網醫療賽道,隨着人工智能技術日益成熟、接入應用,正在獲得資本新一輪青睞。

去年下半年以來,方舟健客(6086.HK)和健康之路(2587.HK)先後登陸港交所,圓心科技、健康160等更多企業則在上市排隊中。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這些新興的互聯網醫療企業不同程度押注AI,已經成爲行業性的趨勢。

與此同時,京東健康(6618.HK)、美團買藥在內的大廠,也在AI領域積極佈局,角逐這片新藍海,爲佔得先機而全力出擊。

互聯網醫療方興未艾,加碼AI成業內共識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受益於大數據、AI等技術的推動,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從2018年的738億元快速增長至2022年的3099億元,按照增長趨勢預測,市場規模在2024年或已超過4100億元。另據灼識諮詢的統計,截至2023年,中國互聯網醫療領域,僅線上慢病管理市場的服務供應商數量便超過50個。

隨着AI技術在互聯網醫療賽道得到進一步應用,整體行業競爭加速。

ChatGPT自問世之後經過迭代更新,已經逐漸融入不同行業,而互聯網醫療企業因具備數字化的天然屬性,與AI技術的融合更爲緊密。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醫療市場融資額達到109億美元,涉及450家企業,其中美國佔比52%,中國佔比10%。

在國外,微軟子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此前發佈了與GPT-4集成的支持語音的醫療病歷生成應用程序DAX,宣告GPT-4已實現醫療領域商用合作,該產品將服務超55萬醫生和數百醫療系統。

這一進程也於國內同步進行,並且因DeepSeek的橫空問世,使得融合的速度得到明顯提高。華西證券指出,DeepSeek使得AI技術下游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加速滲透到各行各業。在醫療健康領域,AI廣泛應用於輔助診斷、個性化治療、藥物研發等方面,提升診斷的精準度和治療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創新藥巨頭恆瑞醫藥宣佈接入DeepSeek引發關注之際,多家互聯網醫療領域的頭部企業也前後腳官宣接入DeepSeek,包括京東健康、方舟健客、醫渡科技、鷹瞳Airdoc、萬達信息等。

與此同時,更多的互聯網醫療企業密集啓動IPO。2024年7月及12月,方舟健客和健康之路獲放行,正式登陸港交所。目前,正在排隊上市的互聯網企業還有圓心科技、健康160等。財聯社記者查詢IPO文件發現,這些互聯網企業不同程度透露押注AI的計劃。

其中,方舟健客表示,透過對註冊醫生的處方數據及診斷記錄進行分析,已開發出人工智能醫療助理,用於整合患者提供的資料,供醫生約65.7%的諮詢中參考。健康之路透露,自2023年起,公司已逐步為健康之路醫務版和健康之路手機應用程序開發多款AI插件,包括人工智能醫療助理、健康管理問答助理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政策端,近年來國家亦密集出臺政策推動AI醫療的發展。

以2024年爲例,當年11月,國家醫保局將AI輔助診斷技術納入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同月,國家衛健委等部門聯合發佈《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明確要求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在衛生健康行業的應用及創新發展。次月,2024中國醫學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辦,啓動了中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產業聯盟。

受技術與政策帶動,國內AI醫療市場持續擴容。華西證券援引第三方數據顯示,2019-2023年,中國AI醫療市場規模從27億元快速增長至88億元,預計2028年市場規模將接近300億元。

多方競逐,誰在佔得先機?

在多方下場競逐AI熱土的當下,京東健康在AI領域的佈局展現出清晰路徑。京東健康直言,“京東健康對人工智能如何落地醫療健康場景,有着清晰和長期的規劃。”

財聯社記者查詢發現,與往年相比,京東健康在2024年的業績公告中更加頻繁提及人工智能,直接涉及“智能”的表述頻率較2023年提高433%。

具體措施上,2024年,京東健康結合具體醫療服務場景構建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矩陣。其中,面向用戶,陸續發佈AI健康助手“康康”、AI心理陪伴師產品“聊愈小宇宙”、“手機測血壓”等服務產品。面向醫生羣體,打造了智能醫生助手服務產品,實現臨牀輔助決策、患者智能管理、臨牀科研等功能。面向醫院場景,對院內就診流程進行智能化升級,其中,京東健康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共建的智慧醫院服務產品開始推廣應用。

根據京東健康官網,進入2025年以來,京東健康依託“京醫千詢”醫療大模型技術底座,陸續接入GPT系列、DeepSeek等通用模型。

今年1月份,京東健康在2025京東健康年度醫生盛典上發佈醫療健康大模型產品體系“AI京醫”,以及亮相AI醫生智能體產品、AI診療助手、AI科研助手等產品。緊接着2月份,京東健康旗下AI醫生智能體產品完成內測,國內首批醫生專家的AI數字分身在京東互聯網醫院正式上線。

據瞭解,AI診療助手2.0此前已經實現99.5%的分診準確率、120%的電子病歷書寫效率提升,以及90%的AI問題一次解決率,已成爲醫生使用率最高和採納率最高的智能輔診平臺。京東健康透露,在近期接入DeepSeek等開源模型後,其算法將進一步優化,助力醫生降低誤診風險並釋放更多臨牀精力。

AI佈局正在爲京東健康業績提供增長動力。截至2024年年底,京東健康年度活躍用戶數量達到1.84億,2024全年日均在線問診諮詢量超過49萬。2024年,京東健康實現收入爲581.60億元,同比增長8.65%;年度盈利41.57億元,同比增長93.99%。

當前,醫藥和健康產品銷售是京東健康的核心收入來源,2024年爲487.96億元,整體營收佔比達83.90%。在自營業務方面,京東健康的第三方商家數量超過10萬家,憑藉“新特藥全網首發第一站”的優勢,獲得近30款新特藥線上首發。在即時零售方面,京東健康2024年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18個城市開通醫保個賬支付服務,共接入全國超3000家醫保定點藥房,覆蓋人口超1億人。

與此同時,美團買藥同樣在AI領域“攻城略地”。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曾在2024年西普會上透露,美團僅在醫藥上就有幾百名研發,有自己的AI大模型,美團買藥上的消費者達3億。

在近日舉辦的2025年烏鎮健康大會上,美團醫藥健康事業部總經理李曉輝透露,美團醫藥健康在去年發佈了數字化解決方案“HEALTH”經營增長模型,截至目前,美團醫藥健康已與近500家合作伙伴開展合作。李曉輝表示,美團醫藥健康正在探索AI+醫療的場景化應用,並將開放生態,與連鎖藥店及藥企共享AI技術紅利。

事實上,押注AI已給部分互聯網醫療企業帶來回報。

方舟健客表示,在人工智能醫療助手的幫助下,客戶服務人員每人每天處理的訂單數量由2019年的67.3筆增加至2023年的366.2筆,2019-2023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52.7%。圓心科技表示,受醫院數字化需求增加等因素驅動,供給端賦能服務收入已由2020年的380萬元提升至2022年的85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