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平臺稅收監管新規正式實施,數據控稅時代來臨
2025年6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第810號),《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下稱《規定》)正式生效施行。此項新規被廣泛視爲我國數字經濟稅收徵管領域的關鍵一步,宣告互聯網平臺經濟全面進入“數據控稅”新階段,爲數百萬平臺從業者構建起更完善的稅收合規框架。
一、核心要點:穿透性監管構建稅收新秩序
主體與範圍明確:新規要求所有互聯網平臺企業(涵蓋電商、外賣、直播等類型),需按季度向稅務機關報送平臺內經營者及從業人員的身份信息和收入數據,適用於電子商務、配送服務、家政服務等主要業態。從事配送、運輸、家政等便民勞務活動的從業人員,因其收入通常符合稅收優惠或免稅條件,其收入信息無需平臺報送。
高效報送機制:
1、時限要求:平臺企業應在每季度結束後次月內完成報送,首次報送定於2025年10月進行。
2、數據共享優化:對於政府部門間已通過信息共享獲取的數據,企業無需重複報送。稅務機關需提供直連接口等技術支撐,切實減輕企業行政負擔。
3、責任界定清晰:平臺負有核驗報送數據真實性的責任。若因平臺內經營者或從業者自身原因導致信息錯誤,平臺企業無需承擔相關責任。
處罰力度強化:對逾期未報、瞞報或謊報的平臺企業,將處以2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罰款;情節嚴重者,可能面臨停業整頓處罰。通過分級處罰機制,倒逼企業強化內部合規管理。
二、深遠影響:公平與效率的協同提升
精準打擊偷逃稅,促進稅負公平:
過去,部分高收入羣體(如網絡主播、跨境商家)存在隱匿收入逃避納稅的現象。新規實施後,稅務機關可依託平臺提供的詳實數據,更精準地識別和監管稅源,預計每年可有效堵截超千億元的稅收流失,使稅負分佈更趨合理。據透露,在某大型直播平臺前期試點中,相關補繳稅款金額已達23億元。
優化市場營商環境:
1、惠及中小微經營者:合規經營的中小微企業將在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中獲得發展機會和政策支持。例如,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小規模商戶,仍可享受增值稅免稅政策。
2、遏制無序競爭:虛假交易刷單、流量數據造假等擾亂市場秩序的“內卷”行爲,將因數據透明化而更容易被識別和打擊,引導市場迴歸到以優質產品和服務爲核心的健康競爭。
爲民生服務領域“減負”:
新規特別豁免了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人員的收入報送義務,有效避免增加基層勞動者的額外負擔。據統計,2024年平臺經濟中,約65%的從業人員屬於免稅或適用低稅率羣體,政策設計充分體現了“保民生、促穩定”的導向。
三、驅動變革:數據治理與技術的深度融合
技術賦能提升效率:
領先平臺已部署自動化數據覈驗系統,日均處理能力可達數億條,信息報送效率較傳統人工模式顯著提升(試點顯示提升幅度超40%)。稅務機關則運用包括三級加密和區塊鏈存證在內的先進技術,確保數據流轉與存儲的安全可靠。
跨境監管取得進展:
新規將在中國境內開展業務的境外平臺納入監管範圍,要求其按照中國標準報送境內交易相關數據。此舉預計將大幅提升跨境電商領域的稅收透明度(預測提升率近30%),並有效減少涉稅爭議。
有效降低合規成本:
通過“免重複報送”、“系統直連”等優化設計,新規預計每年能爲企業平均降低約30%的行政合規成本。同時,政策將推動絕大多數頭部平臺在未來2-3年內完成稅務管理系統的升級改造。
四、未來展望: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治理典範
《規定》的出臺,不僅填補了《電子商務法》在具體操作細則上的空白,更通過“數據要素賦能”與“制度機制創新”的雙引擎驅動,爲全球探索數字稅制改革貢獻了重要的“中國方案”。研究預測,到2027年,規範化、數字化的涉稅體系將有力支撐平臺經濟創造超過45萬億元的社會價值,並同步推動靈活就業羣體社會保障體系的持續完善。
北京百旺稅通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財稅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
根據企業需求,提供銷售管理系統、採購管理系統、銷項開票系統、進項收票系統、影像管理系統、財務入賬系統、電子會計檔案、數電樂企接口等業務的解決方案,專業、高效的助力企業財稅數字化管理轉型升級。
如果您有任何財稅數字化轉型需要,歡迎與我們聯繫,百旺稅通將竭誠爲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