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兩山論理念爲推動全球綠色發展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人民網北京8月1日電 (歐陽易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獲得國際學界的普遍關注和廣泛認同,彰顯理論共鳴。”在近日舉辦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世界意義”專題研討會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胡軍介紹,“不少國外學者聚焦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理論根基、創新突破等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兼具理論深度和實踐啓發的學術探討。研究普遍指出,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提出並非憑空產生的環境保護口號,而是深深植根於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生態觀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藏的生態智慧,爲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與行動指南。”胡軍舉例,美國《每月評論》主編約翰·貝拉米·福斯特、澳大利亞學者詹姆斯·弗格森等認爲,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國家一項偉大的生動實踐;中國不僅在經濟建設中高度重視生態服務和環境成本,致力於平衡經濟、環境、糧食和健康安全等多重社會需求,也面向世界展現出了強烈的責任擔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爲推動全球綠色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引領實踐共進。”胡軍表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這一理念引領下,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爲推動全球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大確定性。“綠色絲綢之路”就是中國參與引領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範例。過去十多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一個個項目不斷從願景變爲行動和成果。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中國方案,爲“全球南方”綠色發展注入了中國力量。
胡軍介紹,中國生態文明的創新理念與生動實踐在國際社會引發全球傳播和世界迴響,激發話語共振。中國對生態文明理念的倡導,不僅向世界傳遞了中國致力於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決心,更通過對美好未來的描繪,觸及了全人類對於優美生態環境的共同期盼。
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一系列富有原創性、彰顯中國特色的中國話語廣受關注,在實踐成果認同、治理經驗借鑑、價值理念共鳴等方面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傳播,相關新聞媒體報道和轉載數量近年來逐年遞增。經初步估算,2024年至今,國際上相關報道和轉載量就已達到數萬條,覆蓋了全球各大洲的主流媒體。(實習生陳歡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