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本報訊(記者 馮麗)近日,陝西省教育廳組織28所省內高校赴山東濟南開展聯合訪企拓崗暨校企對接促就業活動。面對45.49萬名2025屆高校畢業生,陝西通過搭建多元招聘平臺、深化校企協同育人、實施精準就業服務等務實舉措,全力推動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爲破解供需對接難題,陝西省搶抓秋招、春招黃金期,搭建起覆蓋校友資源、重點產業鏈、產業園區和行業領域的立體化招聘網絡。累計組織各類招聘活動8926場,發佈崗位信息280.2萬條。其中,省教育廳牽頭舉辦“校友單位”系列招聘會12場,相關高校自主舉辦22場,吸引4435家用人單位參與,提供崗位近10萬個。圍繞能源化工、服裝設計等重點產業舉辦專場招聘22場,聯合園區開展引才活動47場,針對建築業、金融業等行業舉辦專場活動265場。
校企深度合作成爲提升就業質量的關鍵引擎。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碩士畢業生薛衆鑫的經歷頗具代表性:他在讀研期間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智能電網聯合基金項目,作爲校企聯合培養學生進入南瑞集團實習,畢業後直接入職該集團研發中心。這種產教深度融合的培養模式成效顯著。2022—2024年,西安交大電氣學院畢業生整體去向落實率99.6%。數據背後,是該校“6352”“1121”產教深度融合模式的支撐:共建校企創新聯合體,深化重點領域合作,落實“雙導師制”,通過企業課題、一線實習等方式,讓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精準對接。
陝西其他高校也各展所長:西安郵電大學聚焦電子信息、光子、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鏈,舉辦1114家企業參與的專場招聘會,通過“AI面試官”“直播帶崗”等數字化手段精準匹配人才;西安石油大學依託行業背景,舉辦“春季產業鏈及產業周邊企業系列校園招聘活動”,吸引了1190餘家企業參加,提供就業崗位2.8萬個;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走訪450餘家企業,挖掘8000餘個高質量崗位,確保學生“技能傍身,崗位不愁”……
在精準服務方面,陝西通過個性化職業規劃、優先推薦崗位、發放求職補助等措施,使困難羣體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82個百分點。同時,2024年陝西撤銷375個與市場需求脫節的本專科專業,新增182個數字經濟、新能源等急需專業,建立“就業—專業設置—招生”聯動機制,倒逼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19日 第01版
作者:記者 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