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創”聚武大,5天特訓爲返鄉創業注入澎湃動能

極目新聞通訊員 劉國富

當縣域創業活力邂逅百年學府,會激盪出怎樣的創新漣漪?近日,湖北宜昌宜都市2025年返鄉創業訓練營(第一期)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火熱開展。這場把創業課堂搬進高等學府的特訓,讓42名返鄉創業者在5天沉浸式賦能中,解鎖從理論到實踐的創業密碼,鏈接跨越縣域與高校的資源網絡。

校園特訓:從實踐到課堂的創業賦能

參與此次訓練營的42名返鄉創業者,分別來自農業、文旅、電商等多個領域。在珞珈山下濃厚的學術氛圍裡,創業者們開啓了一場“乾貨滿滿”的成長之旅。5天特訓中,既有專題講座夯實商業模式設計、投融資策略等理論根基,也有成功創業者分享“從0到1”的實戰故事。

除課堂教學外,活動還安排了豐富的現場參觀交流環節。學員們走進湖北省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底蘊,探訪科大訊飛學習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參觀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與校史館體悟學術精神,實現了“理論學習+實地研學”的有機結合。

結業儀式上,學員們紛紛分享收穫的喜悅。“這次訓練營,我不僅學到了真本事、提升了眼界、擴展了思路,更找到了資源夥伴。” 參與訓練營的返鄉創業者陳龍感慨道。從系統理論到具體方案,從單打獨鬥到資源聚合,這場高校裡的創業課堂,讓“返鄉創業” 這一夢想照進更清晰的現實。

政校聯動:培育返鄉創業的成長沃土

把創業課堂搬進高校,是政校合作的一次全新嘗試與生動實踐,宜都市依託武漢大學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創業特訓,旨在精準破解創業者在項目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讓更多人在故土實現創業夢想。

這一舉措的背後,是宜都市長期以來對返鄉創業工作的深耕細作。近年來,宜都市以“引得回、留得住、創得好”爲目標,打好“政策+服務+資源”組合拳,通過政校合作、資源對接等方式,爲返鄉創業者掃清障礙、搭建階梯,全力打造“歸宜·都好”創業品牌,持續優化創業生態。

跟蹤對接:做好創業項目的後續幫扶

結業後,宜都市人社局將持續跟進創業學員個性化需求,通過組織專家團隊上門指導,爲創業者提供更專業、更精準的創業幫扶。同時,整合部門政策、孵化平臺、意向項目等資源,梳理髮布“返鄉創業政策大禮包”2.0版;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推動“返鄉創業一件事”改革,持續完善“需求—培訓—對接—孵化”全鏈條服務,爲創業項目落地見效提供後續支持,助力返鄉創業項目穩步發展。

“我們不僅要讓創業者‘想回來’,更要讓他們‘創得成’‘走得遠’。” 宜都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據悉,宜都市將按行業、分產業開展精準化創業提升訓練,推動更多返鄉項目在宜都紮根壯大,爲當好全省支點建設縣域排頭兵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業動能。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