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蘄春蘄艾產業高質量發展,靠3個‘三’舉措發揮標準優勢
□ 陳 隆
摘要:此次調研立足建設質量強國重要論述,探討標準化對中醫藥產業在提升產值、增強競爭力、強化品牌建設、優化資源利用、提高就業質量及實現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構建標準化體系需全社會協同參與,形成政府主引、部門主導、協會主力的格局,共同推進全產業鏈技術創新、資源整合與結構優化。標準化在提升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和促進對外推廣中的核心價值。基於蘄春實踐,該調研報告論證了縣域通過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可有效推動特色農副產品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而賦能區域經濟社會加速發展。
關鍵詞:標準化;蘄艾;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
背景與起因
湖北省蘄春縣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故里,與艾草結緣千年。《本草綱目》“艾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爲勝”的記載,奠定了蘄艾作爲道地藥材的地位。然而,受制於種植成本高、回收價格低等因素,蘄艾長期未能充分發掘其經濟價值,僅爲常見普通植物。
近年來,隨着中醫藥振興上升爲國家戰略及全民健康需求增長,蘄春縣搶抓機遇,將蘄艾產業作爲發展縣域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蘄艾產業發展初期面臨規模小且分散、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競爭力弱等難題。爲此,蘄春縣統一思想,深刻認識到標準化的基礎性、引領性和戰略性作用,以標準化建設爲突破口,推動蘄艾產業轉型升級,開啓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做法與經驗
一、堅持“三主協同”,夯實標準根基
1.政府主引,強化政策支撐。蘄春縣將標準化視爲產業核心驅動力,成立縣委書記、縣長雙掛帥的蘄艾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強化統籌協調;出臺《關於推進蘄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蘄春縣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於促進蘄艾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爲蘄艾標準化建設提供“真金白銀”支持。如對成功發佈蘄艾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省級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牽頭制定單位,分別獎勵50萬、30萬、30萬、10萬元;對達到“八統一”創建標準的艾灸經營主體,給予招商政策支持並按實際面積獎補(10萬~30萬元)。在該政策激勵下,蘄春縣政府近3年累計投入標準化補助獎勵資金近1000萬元,有效激發經營主體參與熱情,推動各級蘄艾相關標準出臺數量年均增長超30%。
2.部門主導,完善標準體系。蘄春縣相關部門主導推進蘄艾標準制修訂,截至目前,已累計發佈省級以上蘄艾標準37項,涵蓋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3項、省級地方標準11項、團體標準22項。其中,《保健艾灸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具有開創性,將區域勞務品牌提升爲國家職業工種,標誌着艾灸師從“就業創業”邁向“職業行業”;《黃岡市社會化艾灸館建設指導性規範》《艾灸服務技術規範》推動艾灸館標準化、規範化,形成特色服務體系。蘄春縣同步加強培訓與推廣,完成《蘄艾保健灸療》教材英文版翻譯;在貴州、廣東共建2個培訓基地;舉辦2期師資班、45期艾灸師培訓班,培養師資團隊120人(含行業專家8人),培訓學員3335人。“蘄春艾灸師”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3.協會主力,推動標準落地。蘄春縣引導成立蘄艾產業協會、蘄春艾灸師協會等組織,發揮其在標準落地中的主力軍作用。蘄艾產業協會組織牽頭推動標準應用與執行,推行“產地登記、原料追溯、產品貼標、市場打假”4項地標管理制度,規範蘄艾與其他地方艾葉收儲、加工、銷售行爲;推動蘄艾產業協會12項省級團體標準在會員中執行,78家會員企業獲蘄艾葉、蘄艾條、蘄艾絨、足浴包、艾絨貼等5類未改變蘄艾物理性狀的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資格,保障品質,維護品牌形象。
二、堅持“三動並舉”,厚植標準優勢
1.科技互動,提升標準水平。蘄春縣長期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所、華中農業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湖北省蘄艾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院校合作,歷時3年構建涵蓋基礎通用、種植、倉儲物流、生產加工、產品、服務6類282項標準的蘄艾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發佈《蘄艾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規劃(2024年-2029年)》,製作宣傳冊。其中,《中藥材艾葉》成爲湖北省牽頭制定的首箇中藥材國際標準;《蘄艾絨分級質量標準》作爲全國首個艾絨產地鑑別標準,獲2021年度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地理標誌產品 蘄艾》《中藥材 蘄艾生產技術規程》獲評“十大荊楚好標準”。湖北省蘄艾產業技術研究院在蘄艾種苗培育、蘄艾鑑定、蘄艾入食品等關鍵技術領域加強研究,成功選育“蘄黃1號”“蘄青1號”等優良品種。
2.部門聯動,助力標準實施。蘄春縣市場監管部門履行標準管理職責,開展蘄艾地理標誌專用標誌使用情況“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嚴格執行“黑名單”制度,對違規企業通報、約談、責令整改;聯合知識產權、公安等部門開展“鐵拳”“雙打”“崑崙”等專項行動,打擊假冒僞劣,守護道地性和“艾中精品”地位。農業農村部門爭取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億元中央補助資金,實施900萬元蘄艾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子項目,通過標準化種植使蘄艾公頃產量從不足1500公斤提升至2750公斤以上,技術指標優於其他產地,成功申報蘄艾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被國家標準委列爲示範提升工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推動“蘄艾保健灸療”納入湖北省首批專項職業能力考覈試點項目,培訓艾灸師7.3萬名,帶動全產業鏈就業30萬人;“蘄春艾灸”亮相全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展演。
3.企業主動,加強標準宣貫。蘄春縣積極組織標準宣貫活動,提升企業標準意識和應用能力,舉辦蘄艾標準宣貫、質量提升項目培訓會,覆蓋縣內200餘家涉艾重點企業500餘人次;編印《蘄艾質量標準》《蘄艾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宣傳冊》,引導企業學標、用標。目前,蘄春縣企業標準自我聲明達6000餘項,2家企業獲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6家企業標準通過“湖北精品”先進性評價,18家企業入選“湖北精品”培育庫,2家企業通過標準創新型企業中級初審。蘄艾大健康產業質量提升省級示範項目通過終期驗收,蘄艾產業協會質量服務站獲批黃岡市唯一省級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
三、堅持“三融互促”,加速產業發展
1.與品牌建設相融,提升品牌影響力。隨着《保健艾灸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頒佈,使艾灸師進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蘄春艾灸療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蘄春縣構建起“1+N+X”品牌矩陣。“1”代表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國際品牌;“N”涵蓋“蘄春艾灸療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保健艾灸師”國家職業品牌、“蘄艾”國家地標產品品牌等系列品牌;“X”則是蘄艾與其他品牌的創新組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是品牌建設的重要基石和核心支撐。蘄春縣通過建立覆蓋全產業鏈,嚴格規範的質量、技術和服務標準,統一標準,提升質量和服務水準,保障“蘄艾”道地性,爲國家級、省級品牌的培育、認定與推廣提供堅實技術支撐和信譽保障。
2.與傳承創新相融,推動可持續發展。蘄艾作爲道地藥材,其產業發展既需要堅守傳統精髓,又要適應現代市場需求。通過標準化種植,蘄春縣將高揮發油“蘄青1號”、高出絨率“蘄黃1號”優良品種擴繁至130餘公頃,新增標準化基地100公頃,實現品種提純復壯。同時,蘄春縣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滿足多元需求,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
3.與產業文化相融,賦予文化價值。蘄春縣將蘄艾文化符號融入各類產品,制定《蘄艾絨枕(墊)》《雷火灸蘄艾條》等文創產品標準;結合傳統養生理念,制定《蘄艾皁》《蘄艾蒸汽眼罩》《蘄艾熱敷貼》等產品標準,賦予蘄艾產品文化內涵;深挖李時珍文化遺產,發展李時珍康養文旅,探索開發李時珍數字IP。文化底蘊與創新模式增強了產業文化吸引力與投資吸引力。
成效與反響
一、產業規模壯大
目前,蘄春縣蘄艾標準化、宜機化種植基地面積達5300餘公頃,涉艾經營主體4200餘家(規上限上企業75家)。2024年,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163.06億元,實現大幅增長,成爲縣域發展支柱產業。
二、品牌價值攀升
蘄艾品牌價值從2015年35.62億元躍升至2025年142.58億元,位列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第21位,獲評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省級農產品核心品牌及省重點產業集羣。“蘄春艾灸師”勞務品牌知名度影響力持續提升。
三、就業帶動顯著
蘄艾產業帶動就業超30萬人。種植、加工、艾灸服務等環節爲農民提供家門口就業機會,增收致富,並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四、產業影響擴大
蘄春縣成功舉辦多屆李時珍中醫藥文化節等,吸引海內外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參與,提升蘄艾產業知名度和影響力。蘄艾產品暢銷全國並逐步走向國際,成爲展示蘄春形象、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名片。
探討與評論
一、政策支持與引導是關鍵
政府應在產業標準化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將標準化納入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專項支持政策(資金獎勵、試點扶持),健全協調機制,明確部門職責,形成合力。
二、產學研合作提升標準質量是基礎
產業標準的制修訂離不開強大的技術支撐,加強產學研合作是提升標準質量的有效途徑。政府應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促進信息共享與成果轉化。企業應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人才、技術優勢,共同開展標準研究制定工作。高校及科研機構需圍繞產業需求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爲標準制修訂提供技術儲備。
三、構建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是核心
政府職能部門結合產業自身特點,構建覆蓋原材料供應、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倉儲物流到銷售服務等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爲產業各環節提供標準支撐,提升整體效率、降低成本、保障質量、促進協同、增強競爭力。
四、強化標準實施與監督是保證
標準實施是標準化工作的核心環節之一。標準化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標準實施監督機制,加強標準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引導企業加強自律,建立內部監督制度。鼓勵行業協會、消費者等社會力量參與監督,形成全社會共推標準實施的良好局面。
五、發揮標準化示範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集聚升級是抓手
政府應加大對標準化示範創建的支持力度。如政策、資金傾斜。通過建設標準化產業園區,引導企業集聚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產業集羣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示範企業和項目要發揮標杆作用,推廣先進標準化管理經驗和技術,帶動其他企業提升標準化水平。
結語
標準化是蘄艾產業由“小而散”走向“精而強”的關鍵路徑。通過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蘄艾產業顯著提升了自身價值,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樹立了標杆。未來,蘄春縣應繼續以標準化爲引領,完善體系建設,強化實施與監督,推動蘄艾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爲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爲湖北省蘄春縣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