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延安精神 推進師德師風建設

延安大學作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的重要陣地,始終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探索和實踐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新路徑。近年來,延安大學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以延安精神爲核心,開展了一系列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師德師風教育模式,爲建設新時代教師隊伍奠定了堅實基礎。

創新模式,構建師德師風教育體系

學校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將延安精神融入師德師風教育培訓全過程。制定《中共延安大學委員會關於深化延安精神熔鑄師魂工作方案》,通過定期開展系列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學校已開展10期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培訓,培訓人數達1100人,有效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培訓中,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和校內優秀教師,圍繞延安精神的內涵、時代價值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學中踐行延安精神等主題進行專題講座和研討。組織教師參觀延安革命舊址,重溫黨的光輝歷程,感受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和偉大情懷。

爲了增強師德師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開發了一批具有延安特色的師德師風教育培訓課程和教材。先後完成《陝甘寧邊區師德師風優秀案例選編》《延安時期的高等教育》《陝甘寧邊區的師德師風》書稿,出版《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概論》《延安精神新論》等專著和教材,爲新時代高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了新載體。

此外,學校還制定了《延安大學師德師風考覈辦法》等規章制度,明確師德師風建設的具體要求和考覈標準。同時,建立教師師德檔案,對教師的師德師風表現進行動態管理和考覈,實行一票否決制,對師德師風表現不佳的教師進行嚴肅處理,有效維護了教師隊伍的純潔性和戰鬥力。

傳承精神,打造具有延安精神特質的教師隊伍

在師德師風建設的實踐中,學校始終注重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努力打造具有延安精神特質的教師隊伍。深入挖掘侯明書、馬霄等老教師的優秀事蹟和宣傳學校內部的師德師風先進典型,通過舉辦師德先進個人評選等活動,樹立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典型。

爲了深化教師對延安精神的認識和理解,延安大學積極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學校定期舉辦延安精神熔鑄師德師魂系列教研室活動、黨支部書記講黨課活動和主題黨日活動等,引導教師深入學習和領會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同時,學校組織教師到延安革命舊址進行實地參觀學習,親身感受革命聖地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魅力,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學校還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走進基層、走進羣衆、走進社會,瞭解國情、民情、社情,進一步錘鍊教師的意志品質,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

學校注重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不斷提升教師的師德師風素養。定期組織教師開展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通過學習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教育法律法規以及師德師風建設相關文件等,進一步增強教師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學術交流和研討活動,不斷拓展學術視野和知識面。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學校教師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地踐行師德規範,努力成爲新時代教育事業的忠誠實踐者和優秀傳承者。

價值引領,彰顯師德師風建設成效

通過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培訓和制度建設等措施,學校師德師風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教師更加註重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職業操守,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師德規範。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始終以學生爲中心,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服務學生,努力成爲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師德師風建設的加強和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奠定了堅實基礎。學校不斷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學校積極加強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聲譽顯著提升。

此外,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成果還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普遍肯定。先後多次受邀在全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討會上作經驗介紹,爲全國高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供有益借鑑和參考。同時,學校積極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合作及交流,共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未來,延安大學將繼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大師德師風建設力度,深化延安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努力培養出更多具備延安精神特質的新時代傑出人才,爲國家的繁榮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高鳳林 黨子奇 楊建軍 張琰圖)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28日 第03版

作者:高鳳林 黨子奇 楊建軍 張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