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出席湘臺會籲「兩岸互信合作」:必能跨越任何困難與挑戰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出席第十七屆湘臺會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湖南長沙報導
第十七屆湘臺經貿交流合作會議(簡稱湘臺會)今(16日)在湖南舉行,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出席並致詞,談及今年是抗戰勝利80週年,洪秀柱感慨的說,「沒有前輩們的血淚犧牲,哪有臺灣的光復與重生? 」同時也呼籲兩岸要保持互信合作,必能跨越任何困難與挑戰,並且建議兩岸在健康養老、農業食品、文化創意及青年創業等領域都具合作潛力。
湘臺會今16日在湖南長沙舉行,兩岸共500多人齊聚。大陸方面出席湖南省委常委隨忠誠隋忠誠主持大會,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大陸國臺辦副主任潘賢掌,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塗雄熊,湖南省臺辦主任曾智夫;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全國臺企聯監事長黃明智等人。
洪秀柱致詞時指出,湖南自古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對近代中國的歷史走向產生深遠影響。她說,今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湖南是抗戰的重要主戰場,特別是三次「長沙會戰」浴血奮戰,成功粉碎日軍企圖,保住大後方安全,也爲民族注入信心與力量,「正因抗戰的勝利,才迎來1945年臺灣的光復。」她代表臺灣鄉親,向爲民族獨立和尊嚴奮戰的先烈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洪秀柱也感慨的說,「沒有今天前輩們的血淚犧牲,哪有我們臺灣的光復與重生? 」長期以來,湖湘精神中「堅毅不拔、敢爲人先」的特質,正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富貴財富。
洪秀柱強調,當代湖南在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方面同樣成就斐然。以長沙爲例,被譽爲「中國工程機械之都」,聚集了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鐵建重工等世界級企業,產業規模居全球前列;同時,長株潭城市羣快速崛起,文化創意與數位經濟並駕齊驅,展現湖湘人民的創新精神,也爲湘臺合作提供廣闊舞臺。
她並指出,歷史文化讓湖南與臺灣心手相連。1949年大批湖南籍將士與知識分子來到臺灣,爲教育、文化及經濟建設做出重要貢獻。過去十多年,兩岸關係經歷和平發展,經濟、文化與社會交流深入人心,許多臺灣民衆都留下難忘回憶,如今兩岸產業合作與青年互動仍保持緊密往來,「湖湘精神與寶島精神相互呼應,成爲我們的文化紐帶。」
▲第十七屆湘臺會兩岸共500多人齊聚 。(圖/記者任以芳攝)
本屆湘臺會以「共享新機遇、融合向未來」爲主題。洪秀柱認爲,當前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科技日新月異,經濟競合交織,挑戰與機遇並存,「正因如此,兩岸同胞更應並肩同行,把握時代契機,共同迎向未來。」
她也舉例,兩岸在健康養老、農業食品、文化創意及青年創業等領域都具合作潛力。湖南的厚重文化與臺灣的細膩文創結合,可孕育全新成果;專業養老照護與農特產品交流,則能造福兩岸長者與消費者;青年合作更能幫助拓展視野、實現夢想。「這不僅是經濟上的合作,更是心靈與智慧的融合。」
洪秀柱繼續說,「共享」意味着互利共榮,把資源經驗等機會帶給更多的人,融合是心手相連,文化相融,將不同的優勢結合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洪秀柱最後表示,長江之水滔滔不絕,象徵兩岸交流不會因風浪而停息。她呼籲兩岸保持互信合作,在交流中找到希望,在融合裡一起共創未來,「只要懷抱共同認同與願景,兩岸合作必能跨越任何困難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