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廠面對某大廠收購談判,一句靈魂拷問讓對方變弱勢方;某廠想退回一大廠的錢,結果還不起了;某互聯網廠或佈局線下支付| 鯨犀情報局Vol.11

某廠老闆反悔要了一巨頭大廠的錢,卻發現一直還不起

我們曾經在過去的系列中,提到A廠的老闆甲一直非常欣賞拼多多和美團。

然而,A廠在融資時沒受到兩家公司創始人青睞,反倒被一位與美團老闆王興共事過的乙看中。乙早年曾與王興並肩創業,但因業務發展遭遇波折,乙與王興分道揚鑣,隨後創立了B廠。

當年,乙看中A廠時,自己的B廠正值發展鼎盛時期。儘管如此,A廠老闆並不是很樂意收下來乙的投資,乙解釋說,我們用戶也都是年輕人,增長非常快,我們可以深度合作幫助你增長。

一番解釋後,甲就答應了。但這之後的幾年間,甲非常鬱悶。因爲甲發現B廠每年找甲要數據,並且轉頭就做起了與甲的A廠有競爭關係的電商業務,於是一直想着把B廠的錢還回去,但到現在也還不起。

爲了維持增速,B廠只得提高電商流量佔比

繼續寫上面B廠的電商業務。

雖然不是一個電商大廠,但圈內不少專業人士測算結果顯示,B廠的電商業務規模已經進入TOP3水平。不過,隨着增速回落,B廠顯然不滿足於此。

外界有傳聞說,B廠內部對電商的增速目標設定在30%左右,不過有知情人跟雷峰網說其實更激進。爲了完成電商增速目標,B廠在今年提高了電商流量佔比,從而在今年一季度獲得了不錯的增速,至少反彈到一年多前的增速。不過,這種做法只能解決當下的燃眉之急,畢竟不斷提高的電商流量佔比對內容消費者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體驗。

關於B廠電商業務爬坡最新進展,歡迎添加微信Congc_a交流互動。

B廠想收購紅薯廠,沒想到高管反倒吃了對方創始人的癟

作爲一家後起之秀,B廠在賺錢方面廣受讚譽,因此也不缺錢,收購一兩家公司更是輕而易舉。

早些年,B廠想收購紅薯廠,擴充內容版圖,但紅薯廠並不想被收購,只希望獲得一點投資。紅薯長創始人就孤身去和B廠一衆高管談判。

按說,這個場景下,紅薯廠顯然處於弱勢,不過紅薯廠一開場就把話語強勢權奪了過來。面對一衆高管,紅薯廠創始人發起了一個靈魂之問:我也不懂,B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誰貢獻最大?

對面幾位高管都並不擅長談判,一時間相互有些分崩離析,紅薯廠馬上變成了主導方。

正值大戰時,D廠多名管理層出局?

外賣大戰風雲再起,D廠從競爭對手E那裡挖了不少管理層,但結果是不少從C廠來的人適應不了D廠的管理模式,有傳聞稱,從C廠來的管理層有四五個都已經出局了。

最典型的是,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一夜間就被髮配到邊緣部門的丙。

據說丙是因爲頂撞老闆,才落得這樣的結局。有消息人士稱,D廠的老闆向來說一不二,要你來是解決問題,不是讓你證明爲啥達不到目標的。丙帶着過往的經驗,去質疑老闆目標的不現實,被踢出局也不足爲奇。

D廠當年圖書大戰,每家出版社先砸500萬

接着說上面的D廠,這家公司可以說是「歷史悠久」,也經歷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戰役,這就不得不提到當年的圖書大戰。

一位經歷過圖書大戰的消息人士稱,當年D廠老闆對相關信息非常關注,幾乎過問所有的細節。比如,比價到多少,毛利多低等等。聽完彙報後,D廠老闆丁覺得比價速度太慢,力度不夠,“這得打到什麼時候”。

轉頭,丁就開始親自上陣,要求他們把最難的幾家出版社列出來,不談讓利,先給每家打500萬入賬,如果這些書在D廠的平臺賣掉,直接錢當押金賠給對方。

丁還說過毛利高於一個點,就要處分人之類的話。可以說,是真的下了血本。

D廠近期四面出擊,在互聯網圈已然成爲焦點,關於D廠內部更多業務變動,歡迎添加微信Omayaeww交流。

E廠或將入局線下支付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雷峰網,E廠或許很快就會佈局線下支付。據瞭解,E廠有可能最快在今年內會解決支付牌照的問題。

E廠從一家內容平臺起步,而後佈局電商,再串聯到支付,倒也是水到渠成。做電商支付的時候,E廠挖了不少某廠的員工,以至於E廠的電商支付團隊到現在還被戲稱爲「螞蟻窩 」。

F廠火速接入deepseek,原來是剛買了足夠的GPU算力

今年春節Deepseek從國內一路火到了全球,也引發一衆大廠來「蹭」流量,其中F可能是接入最快,也是從中獲益最多的公司。

一位接近F廠的人士稱,F所以敢這麼快接入Deepseek,一個重要原因是,F剛囤積了足夠多的算力卡。據瞭解,F在春節前後與英偉達簽了一個數百億美金的訂單,其中包括數十萬張H20推理卡。

所以,F有足夠的算力,能保證接入之後的調用。附加一條信息,據不少行業內人士稱,F和E廠可能是目前中國囤積GPU最多的兩家公司。

關於F廠和E廠在AI等業務上的更多內幕,歡迎添加微信Congc_a交流互動。

G廠斥資挖人,佈局支付領域?

一旦一家互聯網大廠佈局電商業務,那麼涉足支付行業幾乎成爲必選項,因爲這可以幫電商團隊釐清資金的清算邏輯等。

誠如,近兩年剛開始做電商的G廠,可能也在暗戳戳的佈局支付領域。早在兩年前,G就曾經招聘支付產品經理。

一位行業內人士透露,G廠在去年底從上面的F廠的支付部門挖了不少員工,大家都猜測想做支付基建,不過這半年也沒聽到什麼聲音。

H廠最成功的巴西,據說也很難賺錢

最近一段時間,巴西成爲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最重要的方向之一。說到出海巴西,H廠可能最有發言權。在與某大廠的出海戰中,H廠僅在包括巴西在內的美洲等區域拿下一半市場,苦苦失去了經營多年的不少區域。

不過,H廠的巴西業務能不能賺錢可能也需要打個問號。有接近H廠人士稱,H廠內部測算過,在巴西最終可能也賺不到錢。

本期互動:文中提到的A、B、C、D、E、F、G、H廠是哪些公司,甲、乙、丙、丁又是哪些大佬,你能猜到嗎?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添加微信 Congc_a ,加入大廠爆料情報羣,盡情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