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升環境科技以「循環再生」引領綠色未來 打造ESG永續典範
面對全球淨零轉型浪潮與綠能廢棄物激增的挑戰,鴻升環境科技以堅實的技術實力與前瞻的環保思維,在此次「2025臺灣國際智慧能源周與臺灣國際淨零永續展」上,以「Looking After Tomorrow——爲地球守護每個明天」爲主題,展出綠能循環再利用成果,展現其作爲臺灣甲級廢棄物處理廠的領導地位。
鴻升環境科技總經理鍾佳勳表示,「我們不僅回收廢棄物,更回收地球的希望。」 張傑/攝影
鴻升環境科技總經理鍾佳勳表示,綠能發展雖是全球共識,但同時也帶來大量報廢太陽能板與鋰電池等廢棄物問題。特別在近年極端氣候與颱風重創下,光電設備受損量大增,使「再生能源的廢棄問題」成爲新興環保挑戰。鴻升憑藉多年深耕廢棄物處理的經驗,率先開發出完整的光電板拆解與材料回收流程,以專業技術與即時應變能力,爲臺灣綠能產業找出可行的永續解方。
在此次展會中,鴻升展出太陽能板拆解流程模型與再生材料樣品,展示其高效率的自動化分離技術,能將鋁框、玻璃、矽晶片與導電銀膠條等關鍵物質分離重製,最大化材料再利用率並降低廢棄物產生量。
其所採用「熱解脫層」與「高精度乾式分選」雙技術,能有效將光電模組中的EVA膠層去除,讓矽晶片不需酸鹼處理即可分離,避免產生二次污染。
搭配分級震動篩分系統,回收後的鋁框與玻璃碎片能維持高純度品質,進一步投入循環材料市場,而針對銀膠條等微量導電材料,鴻升也正與學研單位合作,開發低成本溼式回收工法,以提升貴金屬回收率。這些技術整合不僅提升再生效率,更體現綠色處理的實質貢獻。
該技術不僅符合「從再生能源到再生材料」的循環經濟精神,更象徵臺灣綠能產業邁入真正的閉環永續時代。
除光電產業外,鴻升更早在五年前,便投入鋰電池火燒問題處理的研究,掌握了高溫反應與金屬材料回收的核心技術,能有效萃取其中的鋰、鈷、鎳,與微量銅等金屬物質,達到廢棄物零污染、資源最大化的雙重目標。這些創新成果讓鴻升不僅是「處理者」,更是推動再生能源廢棄物轉型再生的重要推手。
隨着智慧化與數位監測趨勢興起,鴻升亦積極規劃後續導入AI與IoT技術,建立智慧監控平臺,讓廢棄物回收、能耗與碳排數據皆可被追蹤、分析與優化。未來將進一步結合能源管理與碳盤查系統,協助客戶達成節能減碳與ESG報告需求,成爲企業推動綠色製造的關鍵夥伴。
鍾佳勳指出,環保產業的成長不能只靠技術,更需要制度與社會共識的支撐。他坦言,地方與中央政策間仍存在落差,導致業者在積極回收的同時,卻常面臨行政限制或處罰。鴻升選擇以行動迴應挑戰—從法規遵循到透明管理,全程依據環境部規範執行收受、運輸與處理作業,讓每一項廢棄物的去向「可驗證、可追溯、可信任」,樹立業界標準。
展望未來,鴻升正積極佈局全臺,預計於中南部再設立四座新場域,擴大處理能量與區域服務能效,並持續與學術單位、產官機構合作研發創新技術,打造從回收到再製的完整生態鏈。鍾佳勳強調:「我們不僅回收廢棄物,更回收地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