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蒲公英”飛入山河深處

本報訊(記者 焦以璇 通訊員 王薇)“冷雲等八位女戰士挽臂投江的瞬間,江水嗚咽卻衝不散鋼鐵意志……”近日,在陝西省米脂縣第五中學的紅色誦讀晚會上,北京師範大學“優師計劃”學生鄧博文帶領學生們朗誦《八女投江》,聲情並茂的誦讀令臺下不少觀衆熱淚盈眶。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這個暑假,來自北師大珠海校區的460名學子組成40支實踐隊,如同一簇簇“紅色蒲公英”,飛越萬里山河,深入安徽、貴州、西藏、新疆等15個省份35個市35個縣(含33個原國家級貧困縣),開展了一場跨越時空的紅色傳承之旅。

“不僅要傳遞知識,更要讓精神可觸可感。”這是全體實踐隊隊員的共識。北師大團隊創新構建了“黨史知識普及、紅色經典演繹、革命精神踐行”三維育人模式:知識競賽活化歷史記憶,情景問答、闖關答題覆蓋3000餘人次;藝術演繹點燃情感共鳴,《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等56場劇目演出,讓革命精神在掌聲與淚光中薪火相傳;實地踐行厚植紅色基因,從重慶萬州的紅色基地,到湖北巴東社區的“板凳課堂”,青年學子們讓理論紮根於泥土。

“本次活動,通過紅色實踐教育讓師生在歷史浸潤與現實體驗中厚植家國情懷,在觸摸歷史脈絡中感悟革命精神,在觀察發展實踐中理解時代使命,實現‘行走的思政課’與實踐育人的深度融合。”北師大珠海校區團委副書記姚翔予說。

從雪域高原到中原腹地,從革命老區到邊疆社區,實踐團進學校、進社區、進工廠,將理論宣講轉化爲沉浸式體驗,吸引當地居民、學生等2萬餘人次參與。

在460名實踐隊員中,220名“優師計劃”定向師範生成爲中堅力量。這些未來將紮根中西部基層教育一線的青年,提前走進基層,淬鍊爲師初心。姚翔予表示,“優師計劃”學子的成長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深厚的家國情懷、寬闊的社會視野和堅定的從教信念。希望通過實踐磨礪,讓他們能深刻理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深刻內涵。

“從受教者到施教者,我們完成了精神的成人禮。從前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述家國情懷,現在有機會能將紅色故事親自傳遞,我更加堅定了服務鄉村教育的理想信念。”北師大“優師計劃”學生王哲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26日 第02版

作者:記者 焦以璇 通訊員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