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郭村,給孩子一個“多彩暑假”
來源:光明日報
講述人: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郭村鎮社會事業發展辦公室教育管理專幹 吳聖良
蟬鳴漸起,暑氣漫過蘇北水鄉的屋檐。7月1日,“紅色郭村 多彩暑假——2025年愛心暑託班”如期開班。這是我們堅持辦班的第14年。
14年來,暑託班爲留守兒童、流動兒童築起了一個溫暖的港灣。
招生時的場景一如往年般熱鬧——家長們攥着宣傳單詢問課程安排,孩子們扒着門框興奮地打量着教室,那熱切的眼神,讓我們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暑託班開設在未成年人保護站的教室裡。亮堂的空間中,空調吹送着涼風,桌椅擦得鋥亮,連桌角都裹着軟海綿。點點滴滴,爲孩子們撐起了安心的屏障。更讓人安心的是越來越好的師資——鎮關工委“五老”志願者帶着豐富經驗而來,塘頭小學的老師爲了這“不一樣的課堂”精心準備,返鄉大學生們揣着熱情踊躍加入……
開班首日,郭村鎮未成年人保護站小葉姐姐的“安全隱患大找茬”就點燃了課堂氣氛。針對小學學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小葉姐姐把課講得活靈活現,從“同伴落水後該怎麼做”到“颱風來臨前、來臨時、來臨後,分別需要注意什麼”,一個個生活場景裡藏着的自救技能被梳理出來,就像給快樂成長繫上了“安全帶”。
作爲革命老區,紅色基因是郭村最動人的底色。在“郭村東進戰史”研學課程的課堂上,“五老”志願者牽着孩子們的小手走進紀念館。聆聽江都區紅色宣講員劉淦盛爺爺講郭村保衛戰的故事時,孩子們的眼睛閃閃發亮。他們唱起紅色歌謠,稚嫩的嗓音裡,是革命精神的悄然傳承。
繪畫課上,蠟筆在紙上畫出西瓜冰激凌、沙灘、大海……孩子們笑着說“畫出了涼快的感覺”;非洲鼓體驗課上,小手拍打出“咚咚嗒”的節奏,從生澀到流暢,鼓點與笑聲撞出奇妙的旋律;漆扇製作課更是成了“魔法時刻”:金粉勾出荷葉的紋路,硃砂點出桃花的嬌蕊,當孩子們舉起自己做的漆扇,傳統之美就在掌心綻放;語言表達課上,從學習諸葛亮舌戰羣儒、蘇秦遊說六國的“言語的智慧”,到站上講臺分享心得,孩子們攥緊的小手慢慢鬆開,聲音也越來越響亮——那是自信在悄悄發芽……
20天太短,轉眼就到了結業式。孩子們接過證書時,背挺得筆直,小臉上是藏不住的驕傲。
家長們的話更是讓人暖心:“孩子回家會主動洗碗了”“颱風天,他攔着爺爺不讓出門,說老師講過有危險”……
望着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我彷彿看見一顆顆種子正在破土——未來,它們一定會舒展枝葉,長成這片大地上獨一無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