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電腦亮相,國產操作系統在個人電腦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趙覺珵】8日,華爲公司在深圳舉辦鴻蒙電腦技術與生態溝通會,標誌着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鴻蒙電腦”正式亮相。業界普遍認爲,這意味着國產操作系統在個人電腦(PC)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華爲終端BG平板與PC產品線總裁朱懂東在溝通會上介紹稱,鴻蒙電腦歷經5年佈局,積累超過2700項核心專利,從內核開始重構操作系統。朱懂東表示,2021年鴻蒙電腦就已經有了原型機,華爲爲此項目相繼投入上萬名工程師。據悉,即將正式發佈的鴻蒙電腦搭載鴻蒙操作系統,採用鴻蒙內核。據介紹,鴻蒙電腦將在本月19日正式發佈。這也意味着,華爲的電腦產品將正式與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分道揚鑣”。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Windows操作系統對華爲的供貨許可將到期,華爲的電腦產品未來只能採用全國產化方案。而早在去年9月,華爲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餘承東就在一場直播中表示,“Windows PC可能是停止供貨了,可能是最後一批了,以後只有用我們的鴻蒙PC了。”

在8日的溝通會上,《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作爲華爲5年打磨的產品,“跨設備”“人工智能(AI)”等成爲鴻蒙電腦的關鍵詞。據介紹,鴻蒙電腦將支持搭載HarmonyOS 5操作系統的手機、電腦、平板三設備鍵鼠共享,並實現跨設備互通、應用接續等功能。

此外,“安全”也在溝通會上被多次強調。據悉,鴻蒙電腦可保障本地數據應用訪問和分享數據等整個數據生命週期的安全性,並從開發、上架、運行全流程保障應用來源純淨可靠。

溝通會後,《環球時報》記者在體驗鴻蒙電腦時發現,其整體設計延續了鴻蒙設備一貫的風格,一些界面和交互方式與Windows和蘋果macOS有相似之處。

在原生鴻蒙操作系統已正式搭載到智能手機、平板等設備後,鴻蒙電腦的發佈也意味着華爲終端設備全面進入鴻蒙時代,生態構建在加速。目前,鴻蒙電腦已有300多個融合生態應用完成適配,預計今年底將有超過2000個應用完成適配。

不少業內人士均認爲,生態將成爲未來一段時間鴻蒙電腦與鴻蒙系統發展的關鍵。長期關注華爲的科技行業分析師蔣均牧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回望歷史,操作系統的競爭從來不是單點技術的突破,而是生態的比拼。”

研究機構Statcounter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Windows與蘋果macOS仍以超80%的全球市場份額統治電腦操作系統,這背後就源於數十年生態積累的“護城河”。Windows與英特爾的“Wintel聯盟”、macOS與Adobe等專業軟件廠商的深度綁定,構建了壁壘。

蔣均牧認爲,此前一些國產電腦系統選擇基於Linux內核二次開發,未形成獨立技術體系。“鴻蒙電腦的出現恰逢全球科技博弈加劇之際,對於中國科技產業有重要意義,但也將面臨挑戰,無論是更多軟件適配、用戶習慣遷移,還是開發者生態培育,每一項都要長期攻堅。”蔣均牧補充稱,例如在軟件適配上,全球有着海量的桌面軟件,而鴻蒙應用市場目前僅覆蓋高頻場景。要實現“全場景繁榮”,仍需吸引更多開發者,特別是要在工業軟件、專業工具等“硬骨頭”領域取得突破。

鴻蒙的加入也爲中國國產電腦操作系統發展注入了新力量。市場研究和諮詢機構計世資訊研究院去年底發佈的《2023-2024年中國操作系統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目前銀河麒麟、統信UOS等國產電腦操作系統的生態成熟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