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神達 認購聚焦

鴻海。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全球政經局勢波動、股市震盪加劇之際,投資人對具備實質基本面支撐的個股關注度提升。作爲AI與伺服器產業鏈的關鍵大廠,鴻海(2317)和神達(3706)近期憑藉強勁的營收表現和明確的產業後市,成爲市場焦點。

鴻海受惠於AI雲端產品的強勁拉貨動能,9月合併營收高達8,370.68億元,月增38.01%、年增14.19%,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受此利多消息激勵,鴻海股價近期一度衝上231.5元,逼近去年7月234.5元前高。

法人表示,鴻海在AI伺服器與網通業務的營收佔比已超越消費性電子產品,顯示其多年來推動AI伺服器、電動車等新事業的轉型策略已逐漸開花結果;展望後市,鴻海預期第4季營運仍會逐季成長,主要受惠於AI機櫃出貨持續放量以及ICT產品進入下半年旺季。

法人分析,鴻海是輝達GB200、GB300伺服器及未來產品的主要供應商,AI伺服器帶動的多元產品結構,有助於分散消費性產品需求波動,並有望提升其在雲端服務商及主權AI專案中的市佔率。

神達也同步搭上AI順風車,法人預期長線成長空間大,在AI浪潮下,伺服器業務展現出成長潛力。儘管鴻海、神達近期股價因漲多出現獲利了結與調節賣壓而隨着大盤修正,但分析師認爲其低點並未跌破重要支撐,整體仍維持在多方軌道格局。

從長線基本面角度判斷,神達仍具備成長空間,特別是隨着AI伺服器新品陸續上市,有望帶動其伺服器業務營收走高;神達也被部分市場參與者視爲「甲骨文概念股」之一,後市表現受矚目。

面對當前市場波動,具備強勁基本面與明確產業趨勢的個股,成爲法人買進的焦點。

權證發行商建議,投資人若看好如鴻海、神達的後市表現,亦可透過相關認購權證進行靈活佈局。然而,應嚴控投入資金比重,以槓桿爭取較大利潤空間時,更應嚴守操作紀律,審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