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日 K 連三紅上攻半年線 大摩看好三大業務推升獲利續航

鴻海(2317)目前日K連三紅,上檔將挑展半年線。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最新報告指出,鴻海AI伺服器機櫃出貨全年將加速、GB300伺服器機櫃自制液冷零組件供應將提升、電動車製造業務等三大亮點,因此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200元。

大摩臺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表示,近期鴻海投資人會議未來展望樂觀,指出AI伺服器出貨將逐季成長,全年動能加速;並預期GB200與GB300伺服器機櫃出貨將穩步提升,其中新一代GB300機櫃將自2025年下半年開始出貨,成爲成長關鍵。

液冷技術方面,爲因應AI伺服器高效能散熱需求,鴻海持續積極發展整合式液冷系統。值得注意的是,GB300將導入更多自制液冷零組件,包含液冷快速接頭(UQD)、冷卻液分配裝置(CDU)與冷板(Cold Plate)等,部分零件已通過客戶認證,預期將隨機櫃出貨而同步放量。

在電動車業務方面,鴻海與三菱汽車合作生產電動車,預計自2026年起貢獻營收。同時,看好日本電動車市場潛力,並透露未來有機會宣佈與第二家車廠的合作案,拓展版圖。另外,針對市場關注的匯率波動議題,鴻海指出影響有限,新臺幣對美元每變動一元,僅對公司毛利率造成約0.1個百分點影響,後市營運仍穩健。

另外,高盛證券則給予鴻海「買進」評等、目標價233元。高盛大中華科技產業研究部門主管張博凱補充,鴻海看好AI伺服器市場持續成長,目前提供多種架構的AI伺服器產品,涵蓋GPU與ASIC等晶片平臺,並配備氣冷與液冷雙方案的散熱解決技術,展現完整技術能力。針對液冷零組件策略,鴻海強調將採「自制與外購併行」模式,不會全面自行生產,將持續與供應鏈合作,提升整體彈性與效率。

張博凱提醒,儘管鴻海積極佈局AI伺服器與電動車等新興領域,但市場仍關注未來營運可能面臨的風險,主要風險包括:AI伺服器業務成長若不如預期,恐影響整體動能;電動車整體解決方案在組裝、設計、軟體與半導體等關鍵面向表現若未達標,將影響市場接單與擴張計劃;全球產能擴張速度若低於預期,可能限制業績規模放大;消費性電子市場競爭加劇,恐壓縮毛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