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川湖 瞄準長天期

鴻海。 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站上歷史新高區後,市場居高思危心態也逐漸轉濃,投資人焦點也集中在基本面,法人看好受惠AI需求強勁,全年營運展望佳的鴻海(2317)、川湖(2059)等供應鏈,權證券商建議,可利用價外長天期的認購權證,參與相關個股走勢。

鴻海9月營收8,370.6億元,月增38%、年增14.1%,創歷史新高,整體第3季營收2.05兆元,季增14.4%、年增10.9%,符合市場預期。

展望第4季,法人持續看好後市,主要因鴻海相較同業,第3季雲端部門無轉換期,此外,供應鏈確認目前GB300訂單多由鴻海承接,市佔率可望提升。

在獲利方面,雖然GB系列出貨增加可能稀釋毛利率,但AI業務的規模經濟效應已開始顯現,加上電動車佈局將自2026年起貢獻顯著,Model B預計第4季上市,Model C正進行北美認證並於年底交付客戶,明年下半年則有與三菱的合作案下,預估今、明年營收將達7.9兆、9.4兆元,每股純益(EPS)分別成長爲13.9及16.3元。

川湖9月營收爲15億元,月增3.5%、年增83.3%,連續第二個月刷新單月曆史新高,第3季營收爲43.6億元,季增3.3%、年增69.5%,累積前九月營收爲125.5億元,年增78.5%,也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隨着種AI模型及CSP廠商持續發展擴張,包括GB200量產,以及GB300和ASIC需求放量提升,川湖今、明、後年的成長趨勢都非常明確,且觀察客戶資本支出持續成長,產業趨勢明確及客戶需求具有延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