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境外上市提速 瞄準海外市場尋求新增長點

本報記者 黨鵬 成都報道

近日,被譽爲 “醬油茅” 的海天味業(603288.SH)收到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將計劃發行不超過7.1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並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按照相關規定,海天味業完成境外發行上市後15個工作日內,應通過中國證監會備案管理信息系統報告發行上市情況。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海天味業於2024年12月11日公告稱,公司擬發行H股股票並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據悉,此次上市旨在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材料顯示,中金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爲聯席保薦人。

中國食品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認爲,“A+H”對於海天味業未來國際化佈局是有好處的,因爲國內市場已經非常“內卷”,所以如何提前佈局海外市場,是每個企業打破天花板或者尋求新增長點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渠道以及契機。“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都在佈局進入港股,從國家的整個宏觀經濟以及大戰略角度來說,我覺得非常有利於提升出海的競爭力。”

走出“陣痛期”的海天味業

海天味業擁有成功的國民產品矩陣。公司擁有7個年收入10億級以上大單品系列,爲中國調味品行業大單品數量最多的企業;擁有25個年收入1億級以上產品系列,以2023年的收入計,億級以上產品系列合計佔產品銷售收入的75.1%。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海天味業在中國經營以下四個主要生產基地:廣東高明生產基地,於2005年9月開始營運,是公司最大的生產基地,涵蓋各種調味品的生產,如醬油、蠔油、調味醬及特色調味品產品。江蘇宿遷生產基地,於2016年3月開始營運,生產涵蓋蠔油及特色調味品產品。廣西南寧生產基地,於2022年3月開始營運,主要生產醬油及蠔油產品。湖北武漢生產基地,於2024年2月開始營運,主要生產蠔油及特色調味品。

記者注意到,過去兩年,海天味業因“雙標門”事件,一直處於 “陣痛期”,業績增速放緩,股價也持續走低。

海天味業在2022年財報中表示,此次輿情危機給公司造成了較大影響。這一年海天味業營收同比增速較前一年有了明顯下滑,營收256.1億元,同比增長2.42%;淨利潤陷入2014年上市以來首降,同比減少7.09%至61.98億元。

2023年,海天味業近十年來首次出現了營收下滑的狀況,而淨利潤則延續2022年的態勢持續下滑。其2023年實現營收約245.6億元,同比下滑4.10%;歸母淨利潤約爲56.26億元,同比下滑9.21%。

直到2024年上半年,海天味業業績開始恢復增長。根據公司近日發佈的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269.01億元,同比增長9.53%;歸母淨利潤63.44 億元,同比增長12.75%;扣非後歸母淨利潤60.69 億元,同比增長12.51%;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83.15 億元,同比增長8.08%;歸母淨利潤22.02 億元,同比增長14.77%;扣非後歸母淨利潤21.47 億元,同比增長15.42%。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調味品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預計至2028年市場規模可達人民幣6770億元,2023年至2028年的複合增長率爲7.2%。顯然,調整過來的海天味業再次抓住了調味品行業的增長趨勢。

此外,在2023年,中國人均調味品消費金額爲人民幣340元,約爲美國的1/5和日本的1/3;以2023年收入計算,中國調味品行業前五大企業市場份額集中度僅10.9%,遠低於美國24.0%和日本28.5%。“近年來,調味品行業產品複合化、便捷化、健康化等多元需求涌現,國內市場消費區域下沉、國際市場需求擴容也帶來了重要成長空間。”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指出。

就此,朱丹蓬認爲,近年來,海天味業的整體核心競爭力有所下降,核心產品醬油的營收出現下滑,這反映出其“護城河”已遇到挑戰。作爲調味品行業的領軍者,海天味業擁有品牌與規模優勢,但在行業變革與新生代品牌崛起的背景下,也面臨着諸多不確定性。

出海前先要練好內功

作爲一家擁有龐大產品矩陣的企業,海天味業的產品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然而,與公司的整體規模和實力相比,其海外銷售佔比仍然較低。在海天味業的財報中,海外銷售數據都未做披露。

就此,海天味業董秘辦告訴記者,目前確實出海佔比較小,未能在財報中單獨體現,未來期望能夠加大出海力度。

不僅是海天味業。中國調味品協會發布的《調味品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中國調味品著名品牌企業100強2022年度數據報告》顯示,只有11家企業的出口額/銷售收入佔比超過10%,其中有7家超過20%,但這些企業大多是梅花生物、安琪酵母等原料型企業,其餘企業這一數字未過5%。

如今調味品出海已經發生變化。《中國餐飲出海發展報告2024》數據顯示,海外中國餐飲門店已近70萬家。李錦記、老乾媽、安琪酵母、海天味業等調味品企業也隨之加速“揚帆出海”,探索出了新的路徑。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調味品及調味香料累計出口35.28億美元,同比下降17.07%;出口數量爲182.69萬噸,同比增長14.90%。顯然,出口量仍然在增加之中。

此外,2024年我國調味品及調味香料出口額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分別爲美國、韓國、日本、西班牙、中國香港、馬來西亞、荷蘭、越南、阿聯酋、泰國,合計佔我國該產品出口額的56.51%。其中,美國是我國調味品及調味香料出口最主要的市場,出口額爲4.21億美元,同比增長7.00%。如今,因關稅問題必然會給調味品出口帶來新的挑戰。

朱丹蓬認爲,從宏觀層面來說,中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地增強,大國形象也在不斷地加持,這對中國品牌的出海提供了軟硬實力的支撐。整體來看,如今應該是中國品牌出海的一個非常好的節點以及契機。但是國外的標準體系以及食品安全要求,跟國內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匹配好不同國家的質量體系、食安體系,應該是任何品牌在出海之前都必須練好的內功。

對於全球化市場,海天味業方面坦言:“我們將選擇消費基礎良好、調味品需求旺盛的海外市場,實施本地化經營戰略,將海天味道推向全球,也將全球味道融入海天。我們計劃加快本土化渠道建設與本土化營銷團隊建設,提高國際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未來,海天味業計劃從設立海外團隊、佈局海外供應鏈、併購海外品牌等多項舉措着手。

(編輯:於海霞 審覈:孫吉正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