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雁峰區:“雷鋒式”法治驛站 點燃幸福“煙火氣”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佔江 通訊員 賀璇 熊江鋒 王汝福
近年來,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司法局注重把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與踐行“楓橋經驗”有機融合,引領法治驛站不斷優化,營造宜商“暖”環境,提升人民羣衆幸福指數。
一站“全覆蓋”:羣衆需求“一呼即應”
“聽說這裡有‘買賣合同’模板,可以給我一份嗎?”“聽說這裡有值班律師,我有個法律問題想諮詢一下……”市府路法治驛站裡,前來諮詢的市場經營戶和消費者絡繹不絕,這裡依託商圈黨羣服務站,內設民意徵集室、議事室、調解室、心靈氧吧、普法讀書角、普法講堂等功能區域,實行工作日全天開放,並建立值班、服務承諾、即時辦結和限期辦結等21項制度,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務。
在遊客衆多的廻雁峰景區,升級打造了社區、商區、景區“三區合一”的法治驛站,通過提供“walk”式志願服務,確保矛盾就地化解,讓遊客玩得開心、遊得安心,爲文旅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法治驛站,由雁峰區司法局和商圈所屬地黨組織牽頭,通過組建專職和兼職團隊,開展分類志願服務。其中,司法、城管等部門組成常駐聯合調解隊,專業律師組成法律服務隊,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組成矛盾調解隊伍,“五老”志願者、黨員商戶、“衡陽羣衆”等組建商圈志願服務隊,發揮自身優勢,用“雷鋒式”服務幫助羣衆解難事、愁事。無論是日常的小困擾還是突發的緊急情況,驛站都能迅速集結力量,讓問題快速化解。
服務“全鏈條”:定分止爭“一步到位”
爲更好提高效率,針對商圈內的買賣糾紛等問題,法治驛站制定並公示了買賣糾紛、物業糾紛、就業訴求、鄰里矛盾等詳細的服務流程和便民聯繫卡,實現法治驛站“接單”、社區和商圈黨組織“派單”、街道和職能部門“辦單”、專人“回單”的閉環管理,及時響應商戶與消費者的需求。
近期,市府路一商家在線上平臺做宣傳推廣,推出團購套餐。但遊客線上購買後在線下覈銷時卻發現實際產品與宣傳畫冊完全不一樣,由此造成遊客不滿,並引發了爭執。先鋒商圈法治驛站人民調解員得知消息後,立即開展志願調解工作。最後商家向遊客鄭重道歉,雙方達成一致,握手言和。
過去,當商戶和消費者之間遇到矛盾糾紛時,首先會想到撥打12345熱線尋求幫助,自從成立了商圈法治驛站後,消費者和商戶就會就近到這兒反映問題,並快速解決矛盾。
自法治驛站成立以來,駐點法律顧問每週至少1天固定值班,並通過意見箱、微信羣、政務服務熱線等途徑,聽取和收集羣衆訴求和意見建議160多條。同時,法治驛站圍繞企業誠信經營等主題開展“首峰夜話”2次,普法講座30餘場次,走訪商戶實現100%全覆蓋,調處各類糾紛矛盾120多件,雷鋒式的“全鏈條”法治服務,碰撞出雁峰文旅持續火出圈的好風景。
融合“全方位”:幸福商圈“一體共享”
法治搶答、學唱法治歌曲……近日,在市府路商圈,雁峰區司法局開展“學雷鋒”普法志願服務活動,吸引衆多商圈職工和轄區居民參與。“出來遊玩、逛街,還能學習法律知識,領一些法治小禮品,很有收穫,”正在學習普法手冊的居民黃阿姨說道。
驛站推動法治文化與商圈發展相結合,通過打造法治文化景觀、依法修訂居民公約、觀看宣傳片、舉辦知識講座、舉行誠信經營評選等羣衆性法治文化活動,不斷增強商戶的法治獲得感和參與感,形成了“人人懂法、事事守法”的良好氛圍。此外,還安排了專業律師爲市府路美食文化街區項目可行性規劃設計提供法律服務,推動將法律知識融入到街區文化元素中,真正讓法治文化“觸目可見、觸手可及”。
法治驛站不僅是“雷鋒式”法治服務的平臺,更是商圈自治的催化劑。依法治理、規範經營、健康發展的放心消費環境,推動市府路商圈成爲全市規模最大、經濟最活躍的商圈之一,並獲評湖南省首批夜間消費聚集示範區,“雁峰煙火”品牌效應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