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地產廣東公司被裁定破產清算,業內人士稱在意料之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程雪溶 廣州報道
2025年8月22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發佈公告稱,該院已於8月20日裁定受理恆大地產集團廣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恆大地產廣東公司”)破產清算一案。這意味着,恆大地產廣東公司已依法進入破產程序。
法律專家:公司依法破產清算,是市場正常行爲
“恆大地產廣東公司爲恆大地產集團全資子公司,投資了多家地產項目公司,有大量的被執行案件,並且沒有財產可供執行,這說明該公司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按照破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被裁定破產清算是必然結果。”廣州某律所律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上述律師續稱,債權人依法對債務人提起破產清算申請,是除訴訟仲裁以外的一種有效追索求償手段,有利於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實際上,喪失清償能力的公司被依法破產清算,是市場的正常行爲,據最高法統計數據,2024年全國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共計超3.1萬件,其中審結破產清算案件約2.9萬件。
據上述律師介紹,在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後,後續將按照法定程序開展財產調查追收、債權申報審覈、訴訟案件應訴和財務審計等一系列工作,並通過召開債權人會議等方式表決重大事項,以依法保障全體債權人的公平受償權益。
恆大地產:不影響保交樓,廣東省內房屋已全部交付
“進入破產程序後,我們將配合法院做好相關工作。”恆大地產廣東公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爲恆大地產的一家區域公司,廣東公司名下沒有自主開發的地產項目,不影響保交樓,並且該公司與下屬公司均屬獨立法人,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不會對下屬公司的自主經營產生實質影響。截至2024年底,廣東省內恆大的保交樓工作已經全面完成,超80個項目10萬餘套住房已全部交付。
恆大地產集團負責人說,2021年債務風險爆發後,當時有300多個項目停工,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各級政府保交樓工作專班及時協調施工單位、材料供應商等合作伙伴,推動全面迅速復工復產。四年來,集團在全國已交了超120萬套房屋,包括廣東、江蘇、江西、海南、天津在內的大部分省市已全面完成保交樓任務,目前全國已售住宅超過95%已經建成並交付給業主。
對於河南洛陽、內蒙古呼和浩特、廣西扶綏等城市尚未完全交付的少數項目,上述負責人表示,收尾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加緊施工,集團將繼續在各地保交樓工作專班協調指導下,一如既往、有始有終完成保交樓收尾工作。
優勝劣汰:陸續有“恆大系”公司進入破產程序
根據公開信息,除恆大地產廣東公司外,此前全國已陸續有數十家“恆大系”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包括今年5月底宣告破產的恆大地產控股平臺公司凱隆置業。
“這些企業進入破產程序的原因在於嚴重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據知情人士透露,隨着恆大保交樓臨近收尾,債權債務關係的依法清理也進入到加速階段,陸續將會有其他地區的“恆大系”公司進入破產程序。
“近期靴子一個接一個落地,其實都在意料之中。企業破產本質上是市場機制下優勝劣汰的結果,劣幣被驅逐得越多,良幣健康發展的空間也就越大,這也是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具體體現。”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政策“工具箱”的加持下,加上需求結構調整和行業深度轉型,我國房地產行業已經告別過去“高負債、高槓杆、高週轉”的發展模式,轉向存量提質和品質驅動的新發展模式,在這個大背景下,嚴重缺乏償債能力,不具備重整價值的“恆大系”公司逐步被市場淘汰,爲優質企業發展騰出空間,有利於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