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戴口罩衝鋒、四寶齊揚 塑膠族羣逆勢突圍
臺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權王臺積電(2330)在連番創高後腳步暫歇,22日開低並跌破5日線,影響大盤隨之回防27,500點關卡,盤面資金明顯由電子轉向傳產,其中又以塑膠類股表現最爲強勁,成爲逆勢突圍的領頭羊。
盤面上,恆大(1325)擁防疫題材強漲逾7.5%扮演大前鋒,而「臺塑四寶」南亞(1303)、臺塑化(6505)、臺化(1326)一度齊漲逾2%,臺塑亦有1.5%以上的漲幅表現,帶動國喬(1312)、三芳(1307)、臺達化(1309)、亞聚(1308)等相關個股也同步走揚,共同拉擡塑化族羣在電子股修正之際,扮演穩盤與吸引資金的關鍵角色。
衛福部疾管署公佈最新疫情監測,今年第42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2萬8,915人次,雖較前一週下降7.8%,但新增53例流感併發重症及10例死亡病例,顯示國內仍處於流行期。疾管署並指出,10月高峰雖已過,但流感預料將出現兩波回升,11月將緩升,12月初起上升速度加快,農曆年前後恐達新一輪高峰。
隨着流感疫情續燒,口罩概念股再度成爲資金焦點。恆大昨日即獲外資買超164張卡位,今早盤量價齊升,成交量迅速放大至逾2,200張,股價漲幅逼近8%,強勢站上各短期均線,展現防疫題材回溫的資金動能。
另,南亞昨獲三大法人聯手買超7,391張,且外資已連5日買超,昨日股價回測10日線不破,今日人氣升溫,股價同步彈升、暫高見44元,也引領四寶等同步走高。
南亞第3季稅後純益32.6億元,較上季虧損41.18億元明顯改善,單季EPS 0.41元,較第2季增加0.93元,爲近八季以來新高;前三季虧損則收斂至4.1億元,每股淨損0.05元。南亞指出,主要獲利來自IC載板等高階電子材料產品需求增加,塑膠加工產品維持穩定,轉投資的南亞科(2408)與臺塑化本季均轉虧爲盈,加上匯率走穩、外幣兌損減少,使獲利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