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150年古城又現「卡門」 限高或徒步化討論再起

恆春建城150週年,結果15日上午發生小貨車在西門「卡門」事件。(民衆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屏東恆春今年建城150週年,今(15)天上午西門卻傳出「卡門」事件,一輛小貨車從西門底下穿過城門,結果車身過高刮撞到門洞上方城牆,張姓駕駛酒測爲0,警方初步認定爲疏忽釀禍。這件車禍也讓地方議論紛紛,有居民認爲早該設置限高,也有人認爲乾脆劃設徒步區或限制4輪以上車輛通過。

這起「卡門」車禍發生在15日上午7時許,張姓男子駕駛小貨車,從恆春鎮西門路由北往南直行,疑未注意到貨車高度,車身猛力刮過門洞,磚屑紛紛掉落,車子一度卡在門洞。警方對駕駛施予酒測,酒測值爲0,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究辦。

恆春西門古蹟與居民生活融合,窄小的城門常出現交通險象。(羅琦文攝)

恆春建城150週年,結果15日上午發生小貨車在西門「卡門」事件。(民衆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恆春古城是臺灣僅有保存4座城門的國定古蹟,南門、東門早年已打通城垣車輛繞行,但北門、西門仍留狹窄門洞,高約3公尺、寬2公尺,對於汽車、貨車而言相當狹窄,2008年上演的電影《海角七號》一開始就演出小巴士在恆春古城「卡門」事件,其實類似車禍在恆春古城已多次發生,文化部曾爲此召集會議,討論設防撞杆或限高架,但因景觀爭議卡關至今。

西門周邊居民指出,中山老街與4城門周邊都沒人重視,這個百年古蹟充滿了過去的歷史意義,明明是很好發揮的代表性景點,就這樣放給它爛;也有居民認爲,只准行人與機車通過,汽車小貨車不可以,不就解決了?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則表示,恆春城門屬國定古蹟,主管機關是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中央自去年6月開始與地方至少開過3次以上座談會,針對4座城門的交通安全問題與居民深入討論改善對策。目前計劃正依地方意見修正,預計年底前完成招標與工程發包,2026年初動工。

文資所指出,未來北門將增設限高架,杜絕超高車輛誤闖;西門則計劃改道,全面禁止4輪車通行,僅保留行人與輕型車輛使用。由於恆春是一座古蹟與居民生活融合的生活圈,須兼顧文化古蹟與居民生活需求,因此有許多地方要詳細說明規畫。

文資所表示,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3條,毀損國定古蹟者將面臨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至2000萬元罰金;第104條肇事者須負擔修復責任,文資局也會向肇事者求償修復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