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誤會!營養師拆解酪梨真相「不是水果」:吃多熱量高

似水果的酪梨,其實從營養分類上並不屬於水果,而是「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圖/ingimage

酪梨被譽爲「森林奶油」,不僅因其滑順綿密、帶有淡淡奶香的口感,還因營養豐富,是健身餐常見的好油代表。然而,看似水果的酪梨,其實從營養分類上並不屬於水果,而是「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每天建議攝取量不宜超過半顆,並應與日常飲食中的其他油脂互相替換,以免攝取過多導致熱量超標或引發腹脹、腹瀉。

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發文指出,酪梨之所以備受推崇,除了特殊口感外,更因富含多種對健康有益的營養素,包括可降低壞膽固醇的β-谷固醇、具抗氧化功能的維生素E與C、能促進代謝的礦物質硒,以及有助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不飽和脂肪酸。不論是希望控制血脂、加強免疫,或是追求美肌、抗老化的人羣,適量食用酪梨都有助益。

高敏敏表示,在選購酪梨與食用上也有不少小技巧。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品種大致可分爲綠皮種與紅皮種,其中紅皮酪梨在熟成過程中果皮會從綠轉爲深褐色,表皮微皺即爲最佳食用時機。營養也會隨熟成天數變化,像是經室溫存放6天的紅皮酪梨,脂肪與維生素E含量均高於剛採收時,熟成越久營養越豐富。

高敏敏提醒,酪梨應放置在室溫下讓其自然熟成,避免冷藏導致後熟中斷影響風味。若一次無法吃完,可在切面塗抹檸檬汁後密封冷藏,最好使用可抽真空的保存盒,減少氧化變色與營養流失。掌握正確的保存與食用方式,才能享受到酪梨最佳的口感與健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