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穆棱:“小金豆”挺進大市場

新華社哈爾濱3月25日電 題:黑龍江穆棱:“小金豆”挺進大市場

新華社記者劉赫垚、侯鳴、趙國鈺

春分節氣過後,東北大地依舊春寒料峭。在黑龍江省穆棱市北盛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社員們正在檢修農機、調整播種機壟距,爲今年春耕做好準備。

“我們備足了種子、化肥、柴油等農資,預計4月中旬開始整地,今年要採用大壟密植方法,更有利於作物生長。”穆棱市北盛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代玲介紹,今年合作社計劃種植8000畝耕地,其中大豆4000畝,選取的大豆品種蛋白質含量高、顆粒大,受到市場歡迎。

穆棱四季分明,降水量、無霜期、日照時數等條件適合大豆生長,是有名的“大豆之鄉”。與此同時,穆棱還擁有50萬畝大豆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穆棱大豆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記者從穆棱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近年來,穆棱堅持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推廣集良田、良機、良技、良法、良制“五良”於一體的大豆高產高效新技術模式。

2020年以來,穆棱建設高標準農田50萬畝,不斷優化大豆優質高效品種種植區劃佈局,與黑龍江省農科院、東北農業大學等單位合作,新引進推廣高油高產耐密植大豆品種19個。

黑土地種出的黃澄澄的大豆,通過分選、拋光、打包等環節,成功打入有機農產品市場。穆棱正圍繞一顆顆“小金豆”不斷延伸產業鏈,豆製品集羣發展態勢逐步顯現。

在穆棱市北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廳,包裝精美、色澤飽滿的有機大豆擺放整齊。工作人員介紹,企業擁有有機雜糧種植基地3萬餘畝,依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構建了精細化種植管理模式、全程可視化的溯源和監控系統,不斷推動農業品牌化、智能化、產業化轉型升級。

走進穆棱市萬順食品有限公司,嶄新的豆製品生產線設備整齊排列。總經理潘文生這幾天正忙着進行設備供電調試工作。“我們一期投入9000多萬元,預計單日可消耗穆棱大豆30噸,用於生產即食豆乾。”潘文生說,公司還積極與科研院所合作,計劃開發更多口感好、有營養的豆製品。

今年,穆棱與深圳華大萬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以夢爲馬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就豆奶製品深加工項目完成簽約,項目投資達15億元。一期建成後,可年產兒童豆奶、人蔘豆奶等1萬噸。

穆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穆棱將持續在資源優化配置、寒地大豆良種研發、大豆全產業鏈發展等方面發力,加快推動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