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公司 專家直言最差選擇

美國總統川普將公佈晶片關稅措施,市場傳出,爲讓英特爾起死回生,華府可能要求臺積電與英特爾成立合資公司。(路透)

傳美國總統川普將於18日公佈晶片關稅相關行政命令,市場傳出,爲讓英特爾起死回生,華府可能要求臺積電與英特爾成立合資公司,對此,專家認爲會有技術外流的風險,是因應川普2.0最差的選擇。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臺美高科技產業高度互補,大家可以完全放心。

臺積電董事會甫落幕,並未如外界預期迴應川普的晶片關稅要挾,不過市場頻頻傳出各種猜測,認爲美國政府可能讓英特爾晶圓製造部門與臺積電,合資成立新公司。

臺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臺積電與英特爾一直是競爭對手,過去無論是創辦人張忠謀以及董事長魏哲家,在面對與英特爾合作的議題,展現出的意願都相當低,若合資消息屬實,可能並非單純的併購或者策略聯盟,而是華府加強美國供應鏈的考量。

劉佩真表示,對臺積電來說,自己在美國擴大投資更加單純,可以確保技術、營運的主導權,若合資案成真,臺積電需防止核心技術外流的風險。

臺積電近幾年分別在美國、日本、德國加強佈局,但深耕臺灣的腳步並未放緩,高市府13日召開臺積電擴建高雄第4、5廠環評第2次初審會,臺積電承諾,將從氣候與能源、水管理、資源循環及空氣污染防制等面向,具體實踐綠色製造,最終環評委員審議通過擴建計劃案初審。高市議員李雅靜呼籲高市府,嚴格把關業者提出的相關承諾。

臺積電擴建規畫環評上月初審未過,高市府環保局昨日舉行第2次初審會,現場開放公民團體旁聽、發言,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團提出,「訂定逐年減碳目標,優先採購在地再生能源」、「5座廠區環境影響應累進計算整體評估」等多項訴求。

臺積電在會中表示,已經將園區5座半導體廠開發的各項環境衝擊影響疊加,納入評估與分析,量產之後,中長期目標爲2040年取得實際用電量100%再生能源,未來也將會辦理溫室氣體增量抵換,以達實質減量。

環評專案小組討論後決議,建議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無須進入第二階段環評,開發單位應於21日前據以補充、修正環境影響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