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轉氣無損空品 環團嗆胡扯
核三廠2號機5月17日停機,屆時火力發電佔比將來到84%,外界擔憂空品變糟。圖爲臺北清晨籠罩在薄霧之中。(本報資料照片)
我國最後一部核三廠2號機5月17日停機,屆時火力發電佔比將來到84%,外界擔憂空品變糟,環境部長彭啓明昨秀出數據,指核轉氣全國PM2.5(細懸浮微粒)僅增加0.003微克,認爲國人過度憂心。環團批評,天然氣不是低碳能源,空品不受影響的說法簡直胡扯,環境部不該幫經濟部洗地,中部民意代表也怒斥「讓中部民衆用肺發電」,環境部的說法根本混淆視聽,淪爲臺電打手。
而面對核三廠停機後空品變糟疑慮及供電問題,由藍白共同提爲核三延役解套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草案,立法院長韓國瑜8日朝野協商無共識,裁示「後續依議事規則處理」,亦即該法案協商冷凍期至10日截止,藍白黨團已決定最快在13日院會力拚三讀。
彭啓明昨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引用環境部統計我國空污佔比,指出交通源排放佔比12.2%,已超過工業源的10.7%,包含燃煤、燃氣的電力業佔比也僅2.3%,認爲「過度憂心」火力發電84%對於空品影響。
他還秀出大氣及環工界學者依照2021年排放數據算出的數據,指出核轉氣情境下,全國PM2.5將增至15.456微克,僅增加0.003微克,對我國空品影響有限,但話峰一轉,指相關議題若有政治立場,不從科學角度,就很難談下去。
氣候先鋒者發起人楊家法指出,以全年平均數據來看當然只有增加一點,但光電及風電效率不佳,本應降載的火力發電機組無法降下來,甚至更高,導致國人承受更多空污。
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王醒之直嗆,彭的說法是毫不掩飾直接胡扯,呼籲彭若真是淨零派,應該本於職責要求經濟部針對接下來高達84%火力發電提出能源政策環評,而不是幫經濟部洗地反指國人擔憂過度。
臺中市政府環保局也指出,核三廠2部機組總髮電裝置容量大概相當於中火2024全年一半的發電量,核電廠停止運作,必須由中火繼續承擔發電責任,高污染、高碳排都必須由中部民衆承擔。臺中市議員林昊佑怒斥「讓中部民衆用肺發電」,環境部的說法根本混淆視聽,淪爲臺電打手。
立委顏寬恆也批彭部長以「交通排放高於工業」合理化火力發電佔比升高,是轉移焦點,建議誠實面對能源轉型的現實風險,提出因應策略與透明機制,纔是負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