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油、放血」3成異膚病友嘗試另類療法 醫破解一次根治迷思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朱家瑜名譽理事長表示,及早接受正規治療,有助穩控異膚。(圖/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提供,下同)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43歲的小琳從小深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皮膚經常紅腫、脫屑、潰爛,嚴重影響生活,她坦言爲了「根治」,除了使用傳統的正規治療,也另外嘗試過不少偏方,放血、喝油甚至改名,不僅病情未改善,反而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經濟負擔。皮膚科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並非能「一次痊癒」,而是需要持續醫療與全方位照護的慢性疾病。
每年9月14日是世界異位性皮膚炎日,今(2025)年的國際主題訂爲「Our Skin , Our Journey」(我們的肌膚,我們的旅程),強調全球病友在這條「異膚抗病之旅」的處境與心聲,臺灣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則以「異膚求根治?少走冤枉路」作爲呼應,啓動全臺異位性皮膚炎病友治療調查與滿意度分析。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名譽理事長、臺大醫院皮膚部主任朱家瑜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引起的慢性疾病,反覆發作的幹癢、紅腫與皮膚出血和滲漏。
朱家瑜表示,異膚有幹癢疼痛難耐的急性發作期,也有相對症狀較輕微的時期,病情會有起伏;但只有正規治療能針對病因有所改善,也需要時間讓藥物發揮作用,因此病友千萬別追求一次根治而放棄正規治療尋求另類療法。
協會針對418位病友進行治療調查,結果發現,雖然高達99.5%的病友都有使用正規治療,但仍有三分之一(34.7%)的人嘗試過「另類療法」,最大宗的爲食療、中草藥,或是尋求民間信仰,包括捐棺、本命樹整理,其次則是是營養品、益生菌或精油等。
▲響應2025世界異膚日,異膚求斷根,多走冤枉路,朱家瑜名譽理事長強調正規治療的重要性。
而這些另類療法,讓大部分病友都認爲走了冤枉路,調查顯示近九成(86.2%)病友認爲另類療法「無效」,有87.3%的病友更表示「不會推薦給他人」。其中有68.4%的病友花費超過一萬元在另類治療上,25人投入超過十萬元,甚至有5人花費破百萬元,但最後幾乎全數認爲無效。
朱家瑜重申,異膚是無法「根治」的,醫學上並不存在「一次治癒」的方法,治療的目標是長期控制與減少發作,正規治療需要時間,但能真正改善病因,並逐步讓病情穩定。
朱家瑜強調,病友應避免追求「一次根治」的迷思,更不要因爲急於痊癒而投入大量金錢在偏方上,「錢花得越多,失望往往越大。」提醒病友,唯有持續接受正規治療,並耐心配合醫師,才能真正改善病況,減少急性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