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短期內延役困難 彭啓明:2035減碳目標仍可能調整

彭啓明表示,自己對核能沒有立場,但如果美國有商轉的新核能技術會很歡迎。擷取自國會頻道直播

國內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3廠2號機將於今年5月將除役,屆時臺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核能短期內要延役有很大的困難,然而2035年的國家減碳目標沒有納入核能,後續不排除會根據國際上新核能技術的商轉而有調整。

今年1月在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上,總統賴清德宣佈2032年及2035年的更積極減碳目標,分別爲將比基準年2005年減量32%±2%和38%±2%。

立委邱鎮軍今天在立法院質詢指出,今年5月核能即將歸零,短期內要用什麼替代能源?目前的燃氣、燃煤等火力發電方式,長期使用難道不會對國人健康產生影響?難道廢核就是對的路?

彭啓明指出,核能延役涉及修法、設備維護、核廢料處理和社會溝通等,變數非常多,核能雖然是低碳能源,但短期內來看,核能延役在臺灣確實有困難,如果美國有商轉的新核能技術當然很歡迎,但目前臺灣只能靠自己的能源轉型。

立委塗權吉表示,以核養綠公投時有6成民衆支持核能的使用,是否國家的能源政策有調整的可能?在面對AI用電劇增、減碳和環保等,核能確實是很好的選項。

彭啓明強調,自己對核能沒有立場,因爲新核能技術還在發展中,國際上發展時投入的資金也相當龐大,然而2035年的國家減碳路徑還沒有納入核能,假如有新技術出來,後續的減碳目標則還會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