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鎮平:辣椒映紅富民路
初秋時節,豐收喜悅人間,河南省鎮平縣棗園鎮辛營村的蔬菜大棚內,棚簾掀起,映入眼簾的是一行行整齊翠綠的辣椒秧。辛營村幾十畝大棚辣椒迎來今秋頭茬採摘高峰,彎腰、擡手、輕摘,動作麻利,汗水順着村民曬黑的臉頰淌下,砸進泥土,忙碌的身影中,豐收的喜悅卻溢於言表。
辛營村自然條件良好,加上科學精心管護和現代化大棚設施,爲辣椒生長提供了理想環境。村裡探索的“一棚多品”種植模式,讓大棚效益倍增。其中,“金疙瘩”黃椒色澤鮮亮,在菜堆中格外搶眼,成爲城裡超市和精品菜店的“搶手貨”,身價不菲;“老招牌”紅椒色澤紅亮,辣味醇厚,是炒菜燉湯提香的佳品,深得食品廠和餐館信賴;“頂樑柱”螺絲椒則以產量高、椒皮薄脆著稱,掰開時“咔嚓”作響,是菜籃裡的絕對主力,十斤鮮椒中能佔七斤。
好收成,光靠天時遠遠不夠。辛營辣椒的“出圈”,科技是硬支撐。鎮農技服務中心技術員李兆龍是棚裡的“常客”,帶着種植戶用上了多項新技術:地裡插着黃藍誘蟲板,夜間亮起捕蟲燈,物理防治讓辣椒更綠色安全;黑色滴灌細管如“脈絡”般鋪設在辣椒根部,何時澆水、澆多少、補充何種營養,點點手機即可精準調控,告別大水漫灌,省水省肥的同時,辣椒品質更均勻穩定。鎮裡引進的抗病強、產量高的新優辣椒品種,配合技術員手把手的育苗、整枝、防病指導,讓種植戶們直呼:“新種子就是不一樣,病害少,結椒多!”
村“兩委”牽頭成立辣椒種植合作社,將分散的農戶“擰成一股繩”。統一採購農資、統一技術培訓,更重要的是統一開拓市場。本地大型超市、農批市場簽下長期訂單;電商平臺開設網店,辛營辣椒聲名漸起。“以前愁賣不動,現在愁的是不夠賣!訂單都排着隊呢。”村支書辛佔淼底氣十足。
辣椒產業的興旺,也爲留守的婦女、老人提供了就業機會。“守着家,顧着老小,一天還能掙個七八十塊,比出去強!”正在分揀辣椒的趙大姐笑着說。
種植戶周澤義是村裡的“辣椒狀元”,他家大棚裡各色辣椒長勢喜人。老周邊摘椒邊算賬:“你看這紅椒,今年行情好,地頭價比去年漲了兩成。黃椒更俏!算下來,這一季的收入,頂得上過去一年種糧食。”黝黑的臉上笑開了花。
棗園將辣椒產業視爲富民興村的重要抓手。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科技指導,引進推廣優良品種,提升標準化種植水平;着力打造本地辣椒品牌,拓寬線上線下銷路;完善“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讓更多羣衆共享產業興旺的甜頭。
近年來,棗園鎮所在的鎮平縣,深挖資源潛力,圍繞“主、新、特”產業佈局,通過精準規劃、差異佈局、全鏈服務,加快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探索出“四個共富”機制,共富街坊凝聚村幹部、黨員、幫扶責任人、致富帶頭人等力量,落實“四包一”包聯機制,幫扶羣衆1656餘戶;共富工坊組織129家企業對口幫扶114個行政村,帶動羣衆就業2000餘人;共富技校、共富夜校提供各類招聘活動、職業介紹、創業輔導、技能培訓等就業服務6000餘人;共富合作組織通過對全縣410個村逐村制定利益聯接機制、聯農帶農機制,開展訂單農業、股份合作,不斷增加羣衆收入和村集體收入。(來源:鎮平縣委宣傳部 作者:譚亞廷 李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