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築基 稅收政策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動能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車柯蒙、實習生潘禹)“申報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時系統提示資質不符,多虧稅務老師主動開展指導幫扶,多輪協調後最終我們享受到了這個政策優惠。”談及稅收營商環境優化,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石金華表示。
近日,記者跟隨北京市稅務局調研順義區民營企業發現,面對技術升級、合規管理、政策銜接等挑戰,稅務部門正以政策“活水”與法治“護航”,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突圍難,稅惠如何激發民企創新動能?
“研發費用100%加計扣除政策在2024年爲企業減少應納稅所得額900餘萬元,這些資金支撐了400餘項LDT試劑的研發。”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邁基諾基因科技財務總監郭維表示。通過稅費優惠的精準落實,讓邁基諾自主研發的基因檢測技術實現規模化應用,服務範圍從三甲醫院延伸至縣域醫療機構,年服務超50萬例疑難病家庭。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共推送支持科技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3460萬戶次(人次),現行支持科技創新的主要政策全年減稅降費及退稅達1.52萬億元,其中研發加計扣除政策惠及企業超40萬戶。政策的精準“滴灌”,讓更多企業敢於“啃硬骨頭”。
“我們每年將約10%的收入投入研發,2024年享受研發加計扣除政策減免稅款超4000萬元,這些資金又反哺到新藥研發中。”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海龍表示。
在一系列稅費支持政策下,民營企業經營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3月25日,我國民營企業銷售收入增速較全國平均水平快0.6個百分點。
穩步提速的前提下如何促進民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合規經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北京中德產業園的運營管理方,啓迪國際的負責人表示,通過梳理200餘項國內外法規和行業規範,建立了包含技術對接在內的全流程風控體系,有效實現園區外資企業入駐率提升18%,2024年促成中德技術合作項目12個。
同時,合規經營使信用“軟實力”正轉化爲發展“硬支撐”。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憑藉連續19年納稅信用A級資質,獲得原料採購“45天賬期+0預付款”、產品責任險費率低至行業標準66%的優惠,年節約成本超千萬元。
面對民營企業多樣化需求,稅務政策如何賦能高質量發展?稅務部門通過大數據篩選企業需求,2024年累計精準推送政策4.2萬次,解決企業訴求1300餘件。
“新電子稅務局上線後,政策推送更精準,遇到問題還能通過‘徵納互動’實時在線解決。”據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順義區稅務局幹部羅東旭介紹,針對出口退稅等跨部門業務,稅務與海關搭建數據交換平臺,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限壓縮30%。 2024年依託電子稅務局精準推送最新稅費優惠政策信息6.22億條,覆蓋4.02億戶(人)次。同時,連續第4年聯合全國工商聯開展助力小微經營主體發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推出12項服務措施,開展宣傳輔導活動4萬餘場,解決個體工商戶訴求3.8萬條。
“要進一步爲經營主體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深化‘政策找人’,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順義區稅務局副局長成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