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格塞斯暴露川普2.0的軍事弱點
(圖/路透)
2025年5月31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上發表強硬演說,警告若中國大陸試圖「攻佔」臺灣,將對印太地區乃至全球帶來「毀滅性後果」。他強調,中國大陸的威脅「真實且迫在眉睫」,並重申川普的承諾,稱在其總統任期內中國大陸不會入侵臺灣。
川普2.0政府的內閣與核心團隊中,幾乎看不到具備軍事背景的成員。這與以往美國政府慣例形成鮮明對比,川普此次選擇的顧問與官員多來自商界或政治圈,缺乏軍事訓練與戰場經驗的支撐。這種結構性缺失可能導致決策者在處理複雜的國防與外交事務時,欠缺必要的戰略思維與實戰視角。
軍事人員在政府中常扮演穩定與專業的角色,他們熟悉軍事運作規範與國際衝突的後勤需求。然而,川普2.0政府內的權力核心似乎更傾向於以經濟利益與交易導向取代傳統軍事思維。這一轉變或許能短期內推動貿易談判,但長期來看,可能削弱美國在全球軍事威懾中的立場。特別是在當前俄烏戰爭與臺海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缺乏軍事專業的政府難以應對突發危機。
此外,近期有報導顯示,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計劃大幅削減將領人數,這一舉動被專家視爲可能引發指揮系統混亂的風險。這可能進一步削弱軍事部門與政府高層的協調能力,進而影響整體國防政策的執行效率。
沒有軍事人員參與的政府在制定國防政策時,容易出現盲點。川普2.0時代的國防決策可能過度依賴商務邏輯,而忽略軍事行動的複雜性與長期後果。例如,川普曾公開表示不樂見烏克蘭戰爭持續,並可能施壓停戰,但缺乏軍事背景的官員難以準確評估停戰條件下的軍事平衡與後續穩定性。這種決策風險可能導致美國喪失在國際舞臺上的主動權。
數據顯示,2025年美國國防預算佔GDP比例約爲3.4%,相較於冷戰時期的高點4.5%已顯著下降。然而,川普政府卻未充分利用軍事專業人士來優化這筆龐大資金的使用效率。相反,商界背景的官員可能更傾向於將資源導向經濟項目,而非軍事現代化或部隊訓練。
更令人擔憂的是,若指揮系統因人事變動而混亂,美國軍方快速反應能力可能受損。尤其在當前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的情況下,例如南海爭端或中東局勢,任何決策延誤都可能引發國際衝突升級。這種風險不僅威脅美國自身安全,也可能波及其盟友,包括臺灣在內的印太地區國家。
此外,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等競爭對手可能利用這一盲點,加大軍事壓力。川普政府可能因缺乏軍事專業而低估對手的意圖,例如中國大陸在臺海的軍事演習或俄羅斯在東歐的部署。這種情報與戰略判斷的缺失,可能迫使美國在關鍵時刻採取被動應對,損害其全球領導地位。對臺灣來說,這意味着美國在面對中國大陸軍事威脅時的支持力度可能不如預期,增加區域不穩定性。
赫格塞斯在香格里拉對話上關於臺海危機的強硬言論,試圖爲川普2.0政府塑造強勢形象,卻難掩其缺乏軍事專業的窘境。「毀滅性後果」的警告或許能博得頭條,但若無實質的軍事策略支撐,這類豪言恐淪爲空洞恫嚇,難以轉化爲實際威懾力。川普2.0政府的致命弱點—無軍事專業的政府管理—不僅是結構性缺陷,更可能動搖美國的未來。(作者爲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