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復興恐陷鈾荒 WNA 籲早投資 防供不應求推動鈾價大漲
鈾礦石。路透
世界核能協會(WNA)週五發佈報告指出,全球反應爐對鈾的需求將持續攀升,但現有礦場資源在未來20年內恐大幅減少,屆時勢必衝擊核電復興。WNA敦促業界及時投資新礦場,並加強從現有礦區、未開發礦區及閒置礦場提取鈾資源,以避免供應危機。
根據報告,全球反應爐對鈾的需求預計在2030年增長三分之一至8.6萬噸,2040年將進一步達到15萬噸。然而,現有礦場的產量卻預計在2030至2040年間減半,導致「顯著缺口」,威脅核電發展。
該報告警告,「隨着現有礦場在未來十年逐步枯竭,新的鈾供應需求變得更迫切」,「這會需要大量探勘、創新的開採技術、高效率審批以及及時投資」。
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以及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供應中斷,使歐洲國家加快轉向核能以確保電力安全。同時,AI資料中心耗電驚人,科技巨擘也將核能視爲比化石燃料更潔淨的替代選項。
然而,主要鈾生產產如哈薩克國營企業Kazatomprom與加拿大Cameco近日相繼宣佈減產,Berenberg分析師警告供應存有重大風險,可能「大幅」推升鈾價。
解決此一供應缺口並非易事。美國鈾礦公司Energy Fuels執行長Mark Chalmers預期,將有更多企業下修產量目標,原因之一在於老舊礦場產能衰退」。
該報告同時呼籲,業界加大對鈾轉化爲反應爐燃料與濃縮工序的投資。俄羅斯是全球鈾濃縮的主要供應來源,但這個高度集中的市場自俄烏戰爆發以來供應風險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