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川普高峰會在即 韓總統李在明說對美投資主要細節仍然全陷僵局

川普(左)和李在明預定本週三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高峰會席間會晤。美聯社

南韓總統李在明接受彭博專訪表示,美韓兩國在3,500億美元投資承諾的「所有」主要細節仍陷僵局,暗示雙方可能無法在和美國總統川普會談前敲定協議。

李在明上週五受訪時說:「投資方式、投資金額、時程,以及如何分擔損失和分配紅利,這些問題都還沒有共識。美方當然會儘量爭取最大利益,但不能讓南韓因此承受災難性後果。」

兩國領袖預定於本週三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高峰會席間會談。這項投資承諾是雙方7月初步達成的貿易協議的核心關鍵,但協議延宕己使南韓汽車製造商陷入競爭劣勢。

李在明和南韓高層已多次指出,雙方仍存在重大分歧,但川普在從華盛頓啓程前往亞洲時對媒體表示,美韓「已相當接近」敲定協議。

在投資基金部分,美韓官員正進行最後階段的緊密協商,力求達成共識。南韓總理金民錫上月對彭博表示,若沒有貨幣互換機制,這項投資承諾的規模恐讓南韓經濟受到衝擊。南韓企劃財政部部長具潤哲上週則說,談判焦點仍放在協議架構上,而非貨幣互換安排。

李在明說:「談判仍在進行中,雙方在意見上確實有些分歧,但延遲並不代表協議失敗。所以,也請各位耐心等待。」

李在明爭取時間之際,南韓汽車製造商仍面臨美方25%的關稅,而日本車廠則因東京上月與華府簽署意向書而享有15%的稅率。李在明不願相提並論,僅表示首爾也能從歐盟和川普談判的經驗中汲取教訓。

李在明說:「韓國是美國的盟友和朋友,因此我們相信,最終一定能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理性結果,這是必須做到的。」

不過,在美國移民當局9月突擊檢查位於喬治亞州、由現代汽車與LG新能源合建的電池工廠後,李在明對接受可能引發爭議的投資承諾,態度上似乎更趨謹慎。

李在明表示,隨着兩國着手修訂簽證制度,他預期「不久的將來」就能找到解方。

他說:「這件事也讓勞工受到很大創傷,我聽說有些人已不願再回去。若不採取措施保障這些勞工的安全和合理待遇,南韓在美國的工廠興建計劃恐將大幅延後。」

強化自主國防

李在明表示,南韓應隨時做好防範北韓挑釁的準備,無論外部情勢如何變化。他並說,南韓計劃將國防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從目前的2.3%提升至3.5%,這主要反映政府強化自主防衛的基本立場,而非出於美方要求。

李在明也表示,希望美中之間緊張關係能夠降溫。他形容南韓正夾在「兩塊磨石之間」。

不願和大陸對抗

大陸本月對南韓造船業者韓華海洋旗下五家美國子公司實施限制,原因是該公司計劃投資美國造船業。

李在明說:「這很可能是中國施壓的手段,也表明類似情況未來可能還會發生。」他對大陸此舉深表遺憾,也注意到其中隱含的警告意味。

不過,李在明也表示,和中國對抗並非正確的做法,仍應以對話爲先。他預定於週六和習近平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