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館陶舉辦2025年全縣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展
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北頻道
糧畫、陶藝、剪紙、花饃......3月27日,河北省館陶縣2025年全縣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展在館陶縣第二實驗小學廣場舉行。本次活動吸引了全縣21所中小學校參與,共展出傳統非遺、技能實踐、創意烹飪三大類27個特色項目,全面展現學生勞動實踐成果與創新能力。
在傳統非遺展區,學生們以巧手詮釋文化傳承。館陶縣徐村小學的“剪窗花”、油寨中學的“刀刻畫”、實驗小學的“剪紙”等作品,線條細膩、寓意吉祥,展現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房寨中學的“糧畫”以五穀雜糧爲筆,勾勒出田園風光;第二實驗小學的浮雕《輔首銜環》和《甲骨文》將歷史元素融入現代藝術,贏得觀衆讚歎。“學習糧畫不僅讓我感受到傳統工藝的智慧,更激發了我對家鄉文化的熱愛。”房寨中學學生楊欣瑞說道。此外,陶藝、扎染等展位前也圍滿觀衆,學生們通過動手實踐,將非遺技藝融入當代生活。
技能類展區則聚焦科技與藝術的碰撞。淺口聯合小學的“黃瓜刻韻”以果蔬爲媒,雕刻出栩栩如生的花鳥圖案;職教中心的“智趣電子·職教啓能”項目通過智能電路設計,展現職業教育的前沿成果;實驗中學的“妙筆生花”將布藝與文具結合,打造出兼具實用與美感的作品。範莊中學的茶藝表演更是將傳統禮儀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茶香嫋嫋中,學生陳皓玥說:“茶藝教會我專注與耐心,也讓我體會到中華禮儀的深厚底蘊。”
烹飪展區香氣四溢,成爲活動現場的“人氣擔當”。實驗小學的“包餃子”、陶山中學的“傳統水餃”、馬頭中學的“酸奶早餐餅”等美食,既保留傳統風味,又融入創新元素。永濟小學的“桂花山藥糕”以本地特產爲原料,甜而不膩;房寨聯合小學的“創意果蔬沙拉”則用繽紛色彩詮釋健康理念。學生張欣然在製作“蒸花饃”後感慨:“揉麪、塑形、蒸制……每一步都需要耐心,但看到成品時特別有成就感!”
近年來,館陶縣持續推進勞動教育改革,依託地方資源開發特色課程,打造“非遺進校園”“技能工作坊”等實踐平臺。全縣中小學建成校內勞動基地“一畝三分地”59處,聯動糧畫小鎮、勇振農業開展校外勞動實踐活動,系統化建設初見成效;組建家長志願團,持續開展“家長進課堂”、學生進企業職業體驗、參加社區服務等實踐項目,協同化育人不斷突破;打造“四季勞動節”品牌活動,春季“百校千樹”植樹、秋季“糧畫創作大賽”等成爲區域標杆,特色品牌逐步形成。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推進勞動評價體系,勞動周覆蓋率100%,“每週1課時”落實率100%,課程保障體系日益完善,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和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王華美、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