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近20億、用時3個月,復星旅文將“閃電”退市

財聯社3月6日訊(編輯 樑又勻),近日,復星旅遊文化(下稱“復星旅文”)發佈公告表示,經法院會議及股東特別大會高票表決批准,公司將於2025年3月19日港股收盤後撤銷上市公司地位。自此,復星旅文耗時約3個月就完成了私有化退市的全部流程。

對於“閃電”退市的舉措,復星旅文表示,爲長期充分實現公司的平臺價值,轉型爲輕資產運營模式,並繼續投資核心業務、建立可持續增長的引擎。而作爲上市公司實施及完成上述轉型舉措需投入大量時間、精力以及額外成本,包括取得股東批准、因應上述活動導致的潛在短期盈利波動、管理公衆投資者期望等。

從業務模式上看,復星旅文旗下有兩大主營方向,分別爲旅遊諮詢服務與全球度假村經營。

在2023年以前,公司以直接投資開發度假村地產、高端酒店建設並持續運營配套設施、服務爲主要模式。但過高的投入成本、負債率,以及部分虧損項目,讓其財務表現多次徘徊於盈利與虧損之間。全球疫情對各國旅遊市場需求的衝擊加劇了經營壓力,2020年至2022年復星旅文接連陷入虧損,累計虧損金額超58億元。

2023年初,復星旅文調整收縮業務,陸續出售了位於全球不同地區的部分物業、地產、度假酒店資產,回籠資金、聚焦核心盈利項目。

輕資產轉型過程中,復星旅文甚至一度被傳,考慮出售旗下投入超百億的三亞亞特蘭蒂斯核心資產。不過,出售計劃並不順利。目前,復星旅文轉而考慮推動三亞亞特蘭蒂斯進行獨立REIT(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上市,但仍處於初步研究階段。

在大刀闊斧的調整下,截至2023年末,復星旅文營收93%來自旅遊度假村運營,房地產收入僅佔7%。至2024上半年,公司旅遊經營及其他業務營收佔比已達到98.27%,其中Club Med佔比達87%,三亞亞特蘭蒂斯佔比爲9.2%,房地產及物業營收仍在持續收縮。

在2024半年業績會上,復星旅文聯席總裁徐秉璸則明確表示,傳統的“地產+旅遊”模式不再是其發展方向,未來將繼續發力輕資產運行。財報顯示,2024上半年公司旅遊經營的核心項目Club Med旗下67家度假村中,僅有10家爲自有模式經營,其餘均爲租賃或合作運營。

即便轉型動作迅速,復星旅文也仍然面臨原有重資產模式的經營壓力。在退市表決公告發布前,復星旅文公佈了最新業績預告,公司在2024年度將虧損1000萬元~5000萬億,而2023年公司淨利潤爲3.07億元。復星旅文表示,2024年的虧損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物業銷售額下降。

此外,復星旅文認爲,近2年以來,公司股價已逐步跌至低值,跌幅遠大於市場平均水平,且公司股票流動性長期徘徊於0.1%左右的低位,股票回購可幫助投資者實現收益、提前變現。

根據此前公佈的每股7.80港元私有化收購價,以及非復星系股東總計持股約2.66億股(佔比20.5%)情況計算,復星旅文將爲此支付約19.8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8.55億元)。

復星旅文2018年上市時,股票發售價爲每股15.6港元,上市首日總市值約爲183億港元。而在近3個月的私有化方案公示過程中,復星旅文股價已從此前的每股4港元,漲至3月6日收盤價的每股7.75港元,公司總市值提升至96.47億港元,但仍較IPO時折價47.28%。

預計至3月11日,復星旅文股票將停止辦理過戶登記手續,進入退市流程,並將於3月26日前完成所有回購股份的費用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