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13億,北美首日2.2億,中國票房6700萬,觀衆給漫威上了一課
漫威終於在北美市場扳回一局,但中國市場仍需等待下一個拯救者。
就在剛剛過去的北美週五,《雷霆特攻隊》首日拿下了3150萬美元票房(約2.2億人民幣)。
雖然創漫威歷年暑期檔首作最差首日票房紀錄,但對於這個漫威雜牌軍組成的小隊來說,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其實不錯,預計影片北美首週末票房將達7400萬-7900萬美元,全球首週末有望達到1.75億美元。
讓漫威有信心收回1.8億美元製作成本的,是影片在北美不俗的口碑。
影片爛番茄新鮮度一度達90%,觀衆爆米花指數高達95%,IMDb 也有7.7分。不僅遠勝《美隊4》,在第五階段漫威作品中,口碑都能和《死侍與金剛狼》打成平手。
但影片的內地走勢目前看並不樂觀。
影片內地上映四天,票房僅爲6700萬,目前貓眼預測總票房爲1.04億,
豆瓣評分也僅爲6.8分。
當影片中的冬兵在夕陽下騎着摩托夢迴《美隊3》的炫酷連擊,帶來老復聯的迴光返照,內地市場卻似乎並無一絲暖意。
無論票房或評分,這部被豆瓣網友調侃爲《銀河護衛隊》低配版的漫威新片,在北美市場和中國市場的表現可謂天差地別。
是電影本身的原因,還是受漫威近年口碑的拖累?
今天咱們就一起聊聊這部《雷霆特攻隊》。
一、三個“驚喜”
簡單來說,《雷霆特攻隊》就是漫威雜牌英雄的大集合,也可以說,是漫威邊角料的大集合。
故事開場,就是二代黑寡婦葉蓮娜被CIA局長瓦倫蒂娜派去一個偏僻軍事基地幹髒活,結果搞刺殺的她倒成了別人的刺殺對象。
而“冬兵”巴基正在尋找扳倒瓦倫蒂娜的證據,也被引了過來。
加上“紅色守衛”阿列克謝、“幽靈”、“模仿大師”和“美國密探”,開場這幾位漫威雜牌超英就打成了一鍋粥,模仿大師率先下線了。
在發現陷入瓦倫蒂娜設置的死亡陷阱後,這個“最低配”超英團隊決定執行一個死亡任務——救出瓦倫蒂娜一手策劃的哨兵計劃中叫鮑勃的神秘男子,也就是漫威宇宙的戰力天花板——能把人變陰影的哨兵。
在冬兵的帶領下,這隊沒有超能力,也沒有主角光環的雜牌小隊,爲揭開瓦倫蒂娜真面目,最終先後進入到已經黑化成虛無的哨兵的虛無空間。
經歷了一場漫威版入侵腦細胞大戰,最後在一場愛的抱抱下,衆人一起把鮑勃的人格救了回來,並拯救了紐約和市民。
可狡猾的瓦倫蒂娜卻把一切說成自己的功勞,並把這羣雜牌軍稱爲自己秘密打造的新復仇者聯盟小隊。
電影的故事主線十分簡單,導演很明顯吸取了之前幾部漫威電影的教訓,沒有瘋塞主線彩蛋,也沒有尬賣情懷,而是比較完整地講了一個基本獨立於主線之外的“失敗者聯盟”的故事。
電影對準了幾個漫威邊緣超級英雄的內心黑暗面,最後那場大衛·芬奇式心理驚悚片式的大結局,則是通過拯救自我拯救了世界,不管故事講的動不動人,至少回到了漫威早期注重角色弧光和團隊協作的風格,讓這個失敗者聯盟碰撞出不錯的化學反應。
這也是電影給觀衆的第一個驚喜。
電影的第二個驚喜,則是終於告別了特效對轟,回到相對實拍實感的動作場面。
畢竟影片設定就是一羣漫威"反派"組成的雜牌隊伍,他們都不是漫威宇宙戰力驚人的大反派,最多也就是打血清的選手,用身體擋個汽車已經很酷炫了。
這也讓導演不得不把動作場面迴歸到美隊系列的風格,雖然只有冬兵公路追逐那場,算是拍出了《美隊2、3》動作場面的氣勢,但至少路子走對了。
值得一提的還有開場的雷霆特攻隊成員大混戰,打鬥拍得乾淨利索,一口氣交代了葉蓮娜、紅色守衛、幽靈、美國密探的出場,還把每個人的戰鬥特點都展現了出來,算是動了腦子。
而大結局雖然缺乏一場漫威式天崩地裂的大場面收尾,但主角團在幻覺的虛空世界裡反覆穿梭,破解哨兵各種障眼法,活生生把漫威大片拍出了密室逃脫的感覺,懸疑燒腦還把驚悚氛圍渲染到最高,用省錢的方式把觀衆的情緒帶到頂點。
算是花小錢辦大事了。
電影的第三個驚喜,是還算不錯的邊緣小隊羣像塑造。
看了這麼多年超級英雄電影,這羣人真算最菜的“邊緣反派”了。
二代寡姐戰鬥力就一般,冬兵算能打的,但告別狂暴模式的冬兵戰力也比不上從前,美國密探乾脆是被開除的美國隊長,但這羣人有個共同點,就是擅長打嘴炮。而嘴炮打着打着,觀衆也記住了這些角色。
大衛·哈伯的紅色守衛,是一個蠢兮兮又保持熱血的自戀大叔,雷霆特工隊的名字就是他堅持要起的。
美國密探是暴躁版美隊,比《美隊4》裡的新美隊打得更猛,擋子彈真的帥,冷幽默也是一絕。
最精彩的還是皮尤飾演的葉蓮娜,表面倔強背後,孤獨、喪、恐懼又渴望親情羈絆。
漫威的老粉絲,應該會喜歡這些接地氣的失敗者聯盟形象。
哪怕最後他們拯救了紐約,解決了哨兵危機,還是被人利用的失敗者聯盟,這也是電影拍的最好的地方。
二、三個“遺憾”
以上是我比較喜歡的《雷霆特工隊》中的三個亮點,足以看出漫威主創試圖擺脫頹勢的決心。
但光靠這些亮點,不足以支撐起整部電影,片中肉眼可見的缺點,成爲影響影片內地票房的關鍵。
最大的爭議,就是影片過於沉溺於文戲和打嘴炮。
相比之前有幾部無趣到讓人覺得好像吃蒼蠅的電影,全員嘴炮確實是本片優點。
但葉蓮娜和紅色守衛、冬兵對衆人、葉蓮娜對哨兵,說的確實有點多了, 我看的時候都有點懷疑自己看的是不是漫威電影。
文戲升級的另一面,就是動作戲縮水,但觀衆是來看打架的,不是來看漫威失敗超英心靈雞湯的。
而且真要論邊緣人的胡鬧嘴炮,影片也不是滾導的“銀河護衛隊”的對手,整部電影,就像一部特效低配版的“復聯”,或是嘴炮低配版的銀護。
更要命的是,片中雖然花了大量筆墨講述女主葉蓮娜的心路歷程,也在努力把這段文戲和大結局感化哨兵結合起來,但對於一部超英電影來說,這段漫長的文戲,還是難免令人感覺冗長而乏味。
電影第二個爭議的點,就是大反派哨兵壓迫感不夠,下線也太簡單。
哨兵這個集合了“反英雄”“心理創傷”“美政府陰謀”等元素的人物,本來大有潛力可挖,可最終還是淪爲結局大戰的催化劑。
導演雖然有心描述角色的過去,但還不夠讓觀衆對他產生共鳴。
而即使是作爲工具人大反派,影片對其“百萬太陽之力”的呈現,也還是太弱了。
“話療”下線更是多少有些草率。
電影第三個爭議點還是劇情的老套。
因爲本片角色的戰鬥力普遍偏弱,主創顯然是要復刻《美國隊長2》式的諜戰+實戰模式,沒有過度依賴特效。
但如果不看特效,那麼觀衆對劇情的需求就必然提高。
相比前幾部糟糕的漫威電影,本片劇情肯定是有改善,尤其漫威版入侵腦細胞是有些新意,但影片危機和解決方式,還是有些過於簡單了。
故事的本質,還是受傷超英直面內心黑暗面那一套,不算太有新意,瓦倫蒂娜的陰謀線更是略顯草率。
對於希望看到新內容和新故事的觀衆來說,本片的故事情節仍然是超英流水作品的老套路,和漫威自己比,比下當然有餘,但比上則實在乏善可陳、缺乏新意。
說到底,漫威電影拍到現在,各種故事套路觀衆都已經見過,實在難以再像《美隊2》那樣帶來驚喜。
現在我們內地的觀衆早已對漫威系列降低了期待,覺得只要能看個熱鬧就好。
但一個影片熱鬧也在減少的漫威,到底憑什麼吸引老粉和新粉?至少《雷霆特攻隊》並沒有給出正確的答案。
這也是《雷霆特攻隊》留下的3個遺憾。
三、漫威電影,成也宇宙,敗也宇宙?
講到這裡,我們又回到了“漫威電影審美疲勞”這個已經老掉牙的話題。
可以說,漫威超英電影,是好萊塢電影工業化的極致。
自20世紀90年代打開內地市場以來,好萊塢大片在內地培養了固定的觀衆羣,使中國成爲好萊塢大片的第2大票倉。
但進入2000年之後,隨着電影創意的枯竭,好萊塢必須探索新的盈利模式,這就有了超英電影的崛起。
通過流水線製作的“連續劇電影”模式,漫威電影一度在全球收割了大量票房,在《復聯3、4》達到巔峰。
但巔峰過後就是退潮,壟斷了市場長達十多年之久的漫威電影,不但過於強大到影響了其他類型電影的生命力。
更直接的影響是,讓漫威電影自己也變得尾大不掉。
進入第五階段的漫威電影,多部作品劇情像是勉強拼湊起來的,觀衆最關注的是彩蛋。
結果就是成也宇宙,敗也宇宙。
因爲電視劇電影宇宙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
如果能像前三階段那樣持續不斷推出鋼鐵俠、雷神、美隊、蜘蛛俠這樣的高質量超級英雄,那麼不但彩蛋精彩,像《復仇者聯盟》這樣多英雄集結的大片也會具有無與倫比的市場號召力。
但如果新片連撲直撲,整個第四、五階段,沒打造一個像鋼鐵俠這樣叫得響的超級英雄,電影宇宙反而會形成觀影的門檻和負擔,觀衆越是沒看之前的電影,越是難以投入新片,就更不想補課。結果就是惡性循環。
就像《雷霆特攻隊》,既要爲《黑寡婦》沒寫好的葉蓮娜人設補鍋,還要把幽靈、美國密探重新打包推出,更要爲《復聯5》做鋪墊,任務如此繁重之下,目前的品質已經算不賴。
但對於凱文·費奇迴歸的漫威來說,剩下的機會已經不多。
整個2024到2026,除了回血的《死侍與金剛狼》,再撲的《美國隊長4》和小勝的《雷霆特攻隊》,接下來能指望的就只有今年的《新神奇四俠》,和明年唐尼迴歸飾演毀滅博士的《復聯5》。
某種意義上,如果漫威出盡王牌的《復聯5:毀滅之日》都不能大獲全勝,那才真的是漫威電影的毀滅之日。
四、《雷霆特工隊》內地和北美市場冰火兩重天,中國觀衆又給好萊塢上了一課
漫威宇宙未來的懸念待解,但好萊塢當下在內地市場最緊迫的問題是:越來越多的好萊塢大片,在內地不靈了。
就說好萊塢上一部席捲全球的《我的世界大電影》,其全球票房已達到驚人的9億美元,但內地上映31天,票房僅爲1.98億。
如果說十年前的好萊塢大片還能在內地市場橫着走,那麼在《流浪地球》等國產電影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好萊塢製作水平的當下,新一代觀衆已經不可能保持對好萊塢電影的特殊偏愛。
這就是好萊塢電影在內地“不靈了”的根本原因。
而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則是好萊塢電影的集體審美降級。
即使是《雷霆特攻隊》這樣不一味追求“政治正確”的電影,對於沒有太多情懷的年輕觀衆,也只是又一部流水線作業的及格水準電影,只適合打發時間而已。
但吃過見過的新一代觀衆,電影審美已經與《哪吒2》平齊,如果不是像《哪吒2》這樣令觀衆驚喜的電影,爲什麼要看?
《雷霆特攻隊》之後,今年的好萊塢還有幾張王牌可出,譬如卡梅隆《阿凡達》系列的最新一部《火與燼》,阿湯哥繼續玩命的《碟中諜8》、新版《超人》和成龍的《功夫夢》。而明年整個好萊塢的期待無疑的《復仇者聯盟5》。
可票房號召力日益低迷的好萊塢大片,真的能憑這些昨日的王牌翻身嗎?
很難說。
如果將整個好萊塢視作一個漫威電影系列,他們顯然還沉浸在自己過去的票房超級英雄創造的神話裡。
過去的成功經驗,卻成爲漫威和好萊塢今天的詛咒。
他們是不想自救嗎?或許就像片中的失敗者聯盟一樣,是不知道怎樣自我拯救。
對於在內地市場節節敗退的好萊塢大片和漫威電影來說,現在需要的,或許是一個鋼鐵俠這樣真正的超級英雄,
可他們現在手裡有的,卻只是雜牌超英們組成的——雷霆特攻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