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阿嬤都叫「罔市」 醫一查爆心酸:那年代真實寫照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早期重男輕女的觀念普遍,不過近年來性別平等已成爲普世價值。腫瘤科醫師吳教恩今表示,發現有好多阿嬤名字都叫「罔市」,於是好奇的他上網查詢,才知這名字的背後,竟是一段臺灣社會的歷史縮影。

吳教恩在臉書提到,「今天突然想到,爲什麼好多阿嬤都叫作『罔市』?好奇心驅使下Google一下,才知道原來這名字背後有歷史背景。」

在早期臺灣社會,因爲重男輕女的觀念,不少女嬰會被取名爲「罔市」,這通常用來表示「姑且養着」的意思;而像是「罔腰」、「罔飼」、「罔育」等,也都帶有不歡迎之意。

吳教恩直言,聽起來雖然帶點無奈,卻是那個年代的真實寫照,現在回頭看,覺得既心酸又感慨,「也讓我更珍惜今天社會逐漸重視性別平等,女孩的名字可以承載的是祝福與期待,而不是無奈。」

對此,網友們紛紛迴應,「現在要換男生叫罔市了,還是女兒貼心,我很多同學生女兒,婚後都還是住孃家,生兒子的婚後就搬出去了」、「背後原因真的很令人心酸,以前生男有肉吃,生女隨便吃,取名字...生男看八字,生女看到什麼就叫什麼」、「早期的女孩真的是不值錢,老一輩嫌是賠錢貨,重男輕女的觀念很嚴重,但沒有女人10月懷胎哪裡來的男人啊?難道男人是石頭蹦出來的嗎?現在女孩比男孩好,女孩比較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