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秘密打造核武?以伊交戰美介入 全球油價受影響
伊朗官方媒體並上傳撫摸核彈影片,畫面寫着「也許」,警告味濃。(圖/X平臺)
文/陳韻涵輯
以色列指控伊朗秘密打造核武,13日「先發制人」空襲伊朗的核設施,伊朗隨即反擊報復,兩國持續互射飛彈交戰數日。美國總統川普重申伊朗不能擁有核武,早該與美國簽署核協議。美國是否介入以色列和伊朗戰爭,成爲全球矚目焦點。川普19日表示,他將在兩週內決定是否對伊朗出手;白宮指出,川普希望透過外交手段來解決問題,但川普不怕動武。
路透報導,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與美國中東特使威科夫(Steve Witkoff)在以色列與伊朗13日爆發衝突之後,仍然保持聯繫。阿拉奇告訴威科夫,若以色列不停止攻擊,伊朗不會返回談判桌。
以色列發動攻勢前,美伊代表原本正在談判旨在限制伊朗發展核計劃的協議,但衝突發生後,伊朗14日退出談判。
「紐約時報」引述一位匿名的以色列軍官說法報導,以色列重點攻擊伊朗的核計劃目標,意圖削弱其長程飛彈能力。
以色列官員宣稱,情報顯示伊朗秘密推動核武計劃,且已擁有足夠的材料,能在數日內打造15枚核彈。
此次衝突是以色列與伊朗數十年來最激烈的一場戰鬥,以色列對伊朗多地發動大規模空襲,轟炸伊朗核設施、軍事目標和國營媒體大樓,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伊朗強力反擊,對以色列境內不同目標發動飛彈和無人機攻勢,炸燬以色列南部一間醫院,魏茲曼科學研究院多棟建築也遭受重創。美國駐特拉維夫領事館因飛彈掉落附近產生的衝擊波而輕微受損。
隨着以伊衝突愈演愈烈,川普17日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宣稱美方知道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的下落,不同意以色列提出的暗殺計劃,強調美方「至少現在不會」暗殺哈米尼,但耐心有限。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19日表明,不排除對哈米尼執行「斬首行動」。
官員透過外交途徑斡旋之際,美軍加強中東地區的機艦部署,3艘海軍驅逐艦進入東地中海,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及「卡爾文森號」打擊羣也駛向阿拉伯海。五角大廈表示,軍力集結純屬防禦性質,但若川普決定美國加入以色列對伊朗的攻擊行動,前述部署將讓美軍具備優勢。華爾街日報分析,美軍部署也是施壓伊朗,逼迫伊朗投降或讓步的策略。
哈米尼18日強悍表明伊朗不會投降,提醒美國介入將遭受難以彌補的後果。伊朗國營媒體18日上傳一段「手摸核彈」短影片,畫面搭配文字「或許」,警告意味濃厚。
以伊領袖不顧國際社會要求緩和局勢的呼聲,矢言加強攻擊並準備長期作戰,引發人們憂慮中東衝突擴大。以色列現階段無力打擊伊朗深藏地下的「福爾多燃料濃縮廠」(Fordow Fuel Enrichment Plant),美軍是否介入,動用B-2轟炸機投放「碉堡剋星」炸彈打擊伊朗核心設施,成爲左右以伊衝突走向的關鍵。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2009年公諸於世的福爾多位於伊朗北部古城庫姆附近的山體深處,這座隱密的設施戒備森嚴,外層覆以厚重的鋼筋混凝土,內部有可提高濃縮鈾純度的先進離心機。這座地下核設施的確切深度不明,部分專家推估濃縮廠的主體位於地下約80至90公尺深處。
以色列官員和專家表示,只有巨型鑽地炸彈能打擊福爾多濃縮廠。重約14噸的「GBU-57」炸彈是美軍的「碉堡剋星」之一,須由B-2轟炸機攜帶至定點投放,能穿透地下約61公尺後才爆炸。以色列的軍火庫裡,既無鑽地炸彈,也沒有B-2轟炸機。
伊朗發動空襲,報復以色列轟炸核設施,特拉維夫煙硝四起。(圖/美聯社)
●看問題/運油要道 受影響 全球經濟 看油價
石油價格常受地緣政治事件與全球經濟變化影響而波動,以色列與伊朗開戰後,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的航運安全引發更大擔憂,而此次衝突對能源價格的影響程度,將取決於戰事規模及美國是否介入。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油價一度飆升至每桶近130美元。批發油價上漲會推升汽油與其他能源價格,但對汽柴油的影響仍有限。
能源價格的影響層面廣泛,以民生食品爲例,能源成本上升將提高農耕、生鮮運輸、食品加工、包裝與配送等各項支出。若油價長期維持高檔,將進一步推升整體物價,甚至引發通膨。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大宗商品首席經濟學者奧克斯利(David Oxley)表示:「粗略的經驗法則是,油價每上漲10美元,加油站的油價就會上漲約7美分。」
然而,以色列與伊朗開戰後,各界憂慮荷莫茲海峽的航運安全。倫敦研究機構「能源觀點」(Energy Aspects)地緣政治主任布朗茲(Richard Bronze)形容,中東當前局勢「非常嚴重且令人憂心」。
荷莫茲海峽位於伊朗南部,是全球最關鍵的石油運輸通道之一,約20%的石油供應須經此運往全球市場。布朗茲指出,「這是一條狹窄的通道,也是全球石油供應鏈的重大弱點」。
實際封鎖荷莫茲海峽的可能性不高,但伊朗曾經做出類似威脅,而這類地緣政治風險仍是推高油價的主因之一。只要該海峽保持暢通,油價便難長期維持在高位。
以伊衝突對能源價格的影響程度,將取決於戰事規模及美國是否介入。資產管理公司「安聯」(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埃利安(Mohammed El-Erian)警告,這場衝突可能在全球經濟陷入困境之際,帶來更嚴重的衝擊,不論短期或長期,影響都極爲負面,甚至可能再次動搖美國主導的全球經濟秩序。
凱投宏觀報告估計,若油價回升突破每桶100美元,已開發國家通膨率可能上升1%。但奧克斯利認爲,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中東不穩定早已司空見慣,我們經歷過許多次」。
以色列中部巴特亞姆市住宅區15日遭伊朗飛彈擊中,嚴重損毀。(圖/美聯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