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砸千億建AI應用「中試基地」 宇樹科技CEO王興興有新身份

▲ 宇樹科技創辦人王興興獲頒「首席科學家」聘書。(圖/翻攝 百度)

記者 任以芳/綜合報導

杭州高新區(濱江)舉行的人工智慧產業創新高地建設推進大會上,杭州市數據集團、華爲、阿里雲、傳化智聯等生態企業聯合啓動「杭州具身智能應用中試基地」,宣示以「數據—算力—模型」一體化驅動AI技術落地。會中,宇樹科技創辦人王興興獲頒「首席科學家」聘書,成爲此次產業升級計劃中的技術領軍者,標誌着他不僅是杭州「六小龍」代表人物,也是中國具身智能賽道上的核心推手。

中試基地由「杭州具身智能中試基地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目標是建立涵蓋能力供給、模型訓練、場景驗證與測試認證的四大中心,形成涵蓋「算力+數據+模型+場景應用」的完整生產體系,打造可輻射全國的具身智能示範高地。

業界長期面臨智能機器人「大腦不成熟、場景難落地、數據資源匱乏」等問題。中試基地的設立正是對這些難題的對症下藥。基地一方面提供真實垂直場景作爲技術驗證「試驗場」,另一方面又結合政策與資金成爲「加速器」,支援從概念驗證到大規模商用的全流程發展。

王興興所領導的宇樹科技,正是這一體系的核心技術供應商,提供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四足與人形機器人「本體」。傳化智聯則擁有全國72個智慧物流樞紐,每日17萬車次的物流流量產生海量數據,能反哺機器人演算法優化;華爲、阿里雲則提供算力與平臺支撐,形成「最優本體+最強大腦+真實場景」的技術閉環。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人朱克力指出,中試基地的最大價值在於打造出「技術—場景—資本」的生態鏈條,相較於單一技術突破或政策補貼,這種模式更具持久競爭力。

除了在杭州本地獲得高度肯定,王興興近期也於7月27日登上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AI女性菁英論壇」,分享他對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觀察。

他指出,宇樹科技從高性能四足機器狗擴展至人形機器人,是爲迴應市場對「通用型機器人」的強烈需求。「未來,機器人與通用AI綁定後,能勝任工業、生產、家庭服務等廣泛任務,但目前仍處早期發展階段。」他強調。

王興興預估,2024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機器人相關行業的整體增長幅度在50%至100%之間,展現指數級的成長態勢。「現在平均每天都有一款新型機器人誕生,市面上熱銷的產品,大多是中國品牌。」

在應用端,AI生成程式碼的技術也實現突破性進展。王興興提到,「去年AI寫的程式碼錯誤多,今年已有飛躍式改善。現在只要用文字敘述想開發的功能,像是告訴DeepSeek等大模型,它們就能自動完成編程任務。」他笑稱,自己有時也「偷懶」使用AI寫程式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認爲這一進展對女性程式開發者更爲友好,可能有助於改善長期以來女性程序員比例偏低的結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