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用電負荷破紀錄,新能源車反向供電,有車主賺了240元
“電價高峰時段也是物流司機休息時間,參與車網互動,我不僅成了‘能源公民’,還額外賺了筆收入。”8月6日,在杭州蕭山區錢江世紀城公園V2G充電站,吉利新能源重卡司機李傳彪拔下充電槍。2個小時,他的車放電120度,240元補貼迅速到賬。他這輛重卡配備130千瓦時大容量電池,搭載甲醇增程器,行駛或停泊時都能將甲醇燃料轉化爲電能,可持續放電高達2000度。
當天12時40分,杭州全社會用電負荷達到2326.7萬千瓦,今夏第三次創歷史新高,較去年最高負荷增長111萬千瓦。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首次在蕭山、富陽、臨安三地同步開放V2G響應,啓動規模化車網互動實測。車主通過“e充電”APP簽約V2G功能,即可在用電高峰讓電動汽車反向送電,助力城市能源穩定供應。
去年7月,杭州供電公司試行“車網互動”反向放電、換電模式,20餘名車主在用電高峰放電700餘度,獲每度20至35不等的品牌積分,相當於人民幣2至3.5元。
今年6月,爲應對2025年迎峰度夏(冬)電力供需緊張,杭州市政府在浙江省內首個出臺市級補貼方案,明確迎峰度夏(冬)期間參與V2G充電樁放電的充電場站,最高可獲2元/千瓦時的頂峰放電補貼。
8月6日當天的實測,參與的5處充電站、24個V2G充電樁均爲杭州供電公司所屬杭州市新能源汽車服務公司建設。響應結束後,系統自動結算補貼,全量直接發放給車主。
富陽區體育中心V2G充電站內,車主陶鵬成首次嘗試反向放電後有點開心:“以前車輛就是單純代步工具,今天變成了城市能源保障的一部分,我這個綠色出行更有意義了。”
在青山湖科技城工作的羅敏瑤也首次體驗了V2G反向充電功能,“我們公司就在這個停車場旁邊,晚上利用谷電把車充滿,白天上班就放電賺差價,一天能賺個奶茶錢。”
杭州市新能源汽車服務公司負責人馬闖稱,此次通過市場化激勵機制實現多地聯動、多品牌車型和不同場景車主共同參與,對構建智能、有韌性的城市新型電力系統意義重大,爲城市能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新思路。
當天,共有73位新能源汽車車主參與,總放電量達3168千瓦時。按3匹空調一小時電量約爲2.5-3度計算,相當於爲1000多戶家庭提供1小時空調用電。
截至目前,杭州供電公司持續加快充電設施網絡建設,在杭州所轄13個區縣已建設運營700座充電站、8010臺充電樁;在高速服務區建成27座充電站、410臺充電樁。同時推出“e鍵啓杭”服務,實現191個鄉鎮(街道)充電設施全覆蓋,基本形成“城市五分鐘、城鄉半小時”城鄉一體化充電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