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子公司薪情不如預期 工會籲設「空港服務費」分紅員工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今前往交通部抗議,交通部航政司科長王世寧代表接下陳情書。(圖/記者周湘芸攝)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疫後旅遊人數持續成長,但桃園市產業總工會今天前往交通部前抗議指出,航空業看似「薪情佳」,實際上許多子公司薪資待遇不佳,員工長期處於低薪、沒有升遷機會,要求交通部設立「空港服務費」,提撥一定金額給基層員工。
今年暑假桃園機場總運量預估將達853萬人次,破歷年新高,疫情暴增的出國旅客更爲航空公司帶來亮眼營收,但桃園市產業總工會指出,對於在機場工作的勞工來說,勞動環境卻沒有同步提升。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表示,過去政府以「商港服務費」作爲推動基層福利的手段,由該年度收取的商港服務費提撥千分之五,運用於提升港口相關工會人力服務品質。而從業人口更多的航空業與機場勞工卻沒有相應的措施,因此要求交通部研議設立「空港服務費」,照顧航空業與機場基層勞工。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也說,航空業需要不同類型公司共同合作,但以交通部投資或是華航集團內部而言,其子公司的薪資結構卻長期沒有實質檢討,且部分公司刻意壓低底薪,並以各種名目獎金與津貼來支應,造成勞工年終獎金等酬勞不如表面優渥的狀況。
另外,桃園市產業總工會指出,今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增加國定假日,而近10年機場的勞動條件與勞權保障,在臺灣是重要的領先部門,呼籲交通部協調兩大民營航空公司及其屬子公司,共同推動127天國定假日,改善機場廣泛勞權。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也說,目前桃園國際機場內各項工程正在規劃擴建,但卻始終沒有將廣大機場員工的通勤需求納入考慮,造成衆多勞工在機場內的停車位嚴重不足,盼交通部協助解決問題。
交通部航政司科長王世寧今代表接下陳情書表示,將針對空港服務費等訴求可行性進行研議,改善勞工工作環境。